智能農機助力春耕提速:力爭實現1.4萬億斤糧食產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隨着天氣轉暖,各地春耕春播春管正在有序推進。據央視新聞3月12日消息,眼下南方早稻插秧正陸續展開,北方冬小麥大部分已經返青。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今年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機械化育秧機、旋耕機、智能播種機、農業無人機……今年各地在推進春耕春播春管過程中,各類先進農機成爲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方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1.4萬億斤左右的全年糧食產量目標,並明確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2月7日,農業農村部即召開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部署春季田管、春耕生產相關工作。其後農業農村部採取系列措施部署春管春耕工作,包括派出工作組開展春管春耕調研指導,啓動實施奮戰120天 抓春管提單產奪夏收糧油豐收行動,印發配套專項方案落實落細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措施等等。各地也全力推進春耕春播春管。
先進農機助力農業“加速”發展
司佔欣從事了四十餘年農業機械相關工作,是河北省定州市鑫久農業機械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定州市楊家莊鄉的種糧大戶。日前,司佔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今年種植了約1000畝冬小麥,還爲楊家莊鄉過半土地提供耕種收的全託管服務,今年託管面積在2萬畝左右。
“從種到收,我們已基本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司佔欣表示,近年來一些省工、省時、省力的高端農業機械正在改變糧食生產,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和收割機、智能化播種機、無人機等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愈加廣泛。隨着託管面積的增加,這些高端農機也逐漸成爲鑫久農業機械服務有限公司着重使用和推廣的產品。
司佔欣舉例稱,過去播種機以手推式播種機爲主,前年公司採購了指夾式精量播種機,今年又新採購了氣吸式精量播種機,新採購的播種機播種效率更高也更加精確,不缺苗、不斷壟。以玉米播種爲例,以前一畝地設置播種5000株玉米,但實際只能出苗約4500株,現在利用新採購的播種機播種,出苗量可以提升至5000株左右,這意味着一畝地能增加100—200斤的玉米產量,是提升單產的重要手段。
農業機械也是提升生產效率和降低種植成本的重要方式,司佔欣舉例稱,過去農民揹着噴霧器打除草劑,一天只能打10—20畝,現在利用噴杆式噴藥機,一個人一天能打300—500畝;過去人工噴葉面肥,每天一個人只能噴施20畝左右,現在一架無人機一天能噴500—1000畝,這些都極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
無人機正在植保領域大規模應用,機械化、自動化耕種收穫等也在加快普及。前不久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韓俊在《求是》發佈署名文章,其中提到,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2%,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今年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農業農村部在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要持續提升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加力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增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今年農業農村部在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上也強調,要強化農資農機保障,加強供需調度,及時調劑餘缺,組織好春季農機作業,推廣應用精量播種機等高性能農機,切實提高耕整地和播種質量。
綜合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和媒體報道等公開信息,農業機械也是各地春耕春管的重要部署方向。比如今年重慶將投入超100萬臺農機具助力春耕生產,其中高性能播種機6200臺以上,大力推進“農機換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再如春耕期間,天津預計將投入逾1.85萬臺(套)拖拉機、播種機等各式農機裝備,其中,高性能播種機與無人機等現代化農機實現廣泛應用。
多管齊下護航春耕春管
“今年氣候比較適宜,小麥沒有凍壞,苗情還可以。”司佔欣表示,從種植和託管情況看,目前冬小麥多爲壯苗,弱苗約佔10%。
司佔欣表示,目前公司的農機具保養維修已基本完成,弱苗冬小麥已經開始澆水,種植土豆、藥材等的土地已進入旋耕和播種的環節,但這些佔比並不大。清明節前後,田間管理將大規模展開,進行澆地、打滅草劑、噴施葉面肥等工作。
據央視新聞日前消息,今年河北3300多萬畝冬小麥苗情漲勢總體好於常年。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糧食分析師李紅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南方春播區正在推進早稻浸種育秧,北方地區則積極進行種子、農藥、化肥等準備工作。預計各地4-5月將進入集中春播期。
今年2月7日,農業農村部即召開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部署春季田管、春耕生產相關工作。會議明確,要分類抓好小麥控旺促弱穩壯,根據苗情加強精細管理。會議強調,要多措並舉落實糧油播種面積,落實落細各項扶持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緊接着,農業農村部採取系列措施持續部署春管春耕春播工作,派出工作組分赴10個糧油主產省份,指導各地因地因苗加強春季田管,抓好春耕春播;啓動實施奮戰120天抓春管提單產奪夏收糧油豐收行動,包括抓春管促壯苗、抓指導提單產、抓防災控病蟲、抓春耕促春播等;進一步細化實化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措施和安排,圍繞優良品種推廣應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墾示範帶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與技術推廣、農田溝渠修復整治和耕地質量建設等方面,制定印發6個配套專項方案;近日,農業農村部還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檢查,嚴防不合格種子入市,切實保障春季生產用種安全。
各地也推出系列措施護航春耕春播春管,李紅超表示,爲了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各地落實種植補貼,按照不同糧食品種進行補貼。另外也在積極做好種植準備,從田間管理、提高機械化程度、培育良種等方面提高單產。
如據央視新聞消息,山東農業部門組織各地加強監測預警,提前備足藥劑藥械,應對可能出現的病蟲害多發等情況;廣東建設300多個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示範田,推廣良種良技;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派出技術指導組,深入74個雙季稻生產重點縣,指導農民集中育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