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強化就業指導,重磅文件出臺促畢業生就業
新京報訊(記者馮琪)4月8日記者獲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着力解決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從2022年起連續三年突破千萬,已成爲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絕對主體。圍繞促進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適配,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人才支撐,迫切需要突出問題導向,着力破解供需適配、服務升級、機制優化等方面問題。
《意見》主體共7個部分20個條目,要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爲重中之重,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以產業端人才需求和就業端評價反饋爲指引,全鏈條優化培養供給、就業指導、求職招聘、幫扶援助、監測評價等服務,開發更多有利於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完善供需對接機制,力求做到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經過3至5年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全員、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的服務體系,爲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意見》提出,優化培養供給體系。科學研判人才發展趨勢及供需狀況,建設人才需求數據庫,開展人才供需關係前瞻性分析。以促進供需適配爲導向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佈局,推動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更加契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完善轉專業、輔修其他專業等規定。
記者注意到,《意見》強化就業端反饋,提出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對於招生計劃調整,提出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對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根據職業標準對接轉換更新人才培養方案。
《意見》明確,強化就業指導體系、健全求職招聘體系、完善幫扶援助體系、創新監測評價體系。強化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打造一批國家規劃教材、示範課程和教學成果,把就業教育作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內容。強化校園招聘和就業市場服務,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挖掘國家重大戰略等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優化規範招聘安排和秩序。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
此外《意見》要求,鞏固支持保障體系。建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按規定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要求,打造專業化就業指導教師隊伍。深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研究。推廣數字化就業服務新模式,建強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營造公平就業環境和良好氛圍。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