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格配水果越吃越腫?地雷款別選 害血糖飆、囤脂
優格+水果看似是健康的搭配,但也會有熱量陷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優格搭配水果是許多人認爲健康的組合,不過營養師陳珮淳指出,搭錯水果可能會越吃越腫。她點名香蕉、水蜜桃、芒果,因升糖指數高,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進而導致脂肪囤積,藍莓、蘋果、草莓、覆盆莓是比較好的選擇。
營養師陳珮淳在臉書粉專指出,優格搭配水果,看似健康的組合,其實也藏着熱量陷阱,水果若挑選香蕉、水蜜桃、芒果,就要小心了,雖然都是天然食物,但這些水果含糖量高、升糖指數也不低,血糖衝上去後胰島素大量分泌,導致脂肪合成與囤積。
水果應優先選擇低糖高纖型,如藍莓、蘋果、草莓、覆盆莓等,不僅不會讓血糖大起大落,還有助於腸道代謝順暢。
陳珮淳指出,市售調味優格很多都加了糖、奶油、香料,有些含糖量甚至等於半罐可樂,應選擇無糖原味優格,少了多餘糖分、活菌保留完整,有助腸道健康、促進消化順暢、降低發炎風險,成分表最好只有生乳、乳酸菌,看到果泥、糖、奶精就先避免。其中,希臘優格蛋白質含量更高、乳糖更低、飽足感更強,對減脂族羣來說非常適合,她也建議,搭配水煮蛋、無糖豆漿、雞胸肉等蛋白質吃,能更有飽足感。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鬱純曾在YouTube頻道中指出,優格被製作出來後,放久一點上面會出現乳清液體,下方濃稠塊狀物就是「 希臘優格」,若額外加入增稠劑,如洋菜膠、刺槐豆膠、果膠等,讓本體變得更黏稠,就是「希臘式優格」,可以看外包裝的成分表來判斷。
黃鬱純表示,不管哪時候吃優格,其實對身體都是有幫助的,並沒有太大差別。但也有研究指出,早餐前吃,腸道發炎的比例會比不吃來得少;飯後吃則要間隔一段時間,好菌才比較不會被胃酸破壞,容易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