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都會修 基隆推友善機車行認證
基隆市傳統機車行掛牌友善車行,提供油電合一維修。記者遊明煌/攝影
基隆市長謝國樑推動青年公益免費電動車政策,基隆電動機車密度達全臺之冠,平均每10輛機車就有1輛電動車,但對傳統修燃油車的350家機車行造成衝擊。市府最高補助20萬協助轉型,市府昨宣佈已有140家掛牌友善車行,提供「油電合一」維修及公益機車代送件。
基隆傳統車行去年上街頭抗議,擔心市府電動車4年要送5萬輛,未來傳統車行恐倒一半。各地機車停車格到處都可看到停滿電動車,且愈來愈多。
謝國樑說,基隆走在轉型最前線,只要懸掛「基隆友善車行」標誌,代表通過市府認證,燃油車、電車都能保養維修,呼籲更多車行加入,有設備及訓練補助等。
產發處產業服務科長潘祖德說,「基隆友善車行線上地圖」可查詢友善車行地點,並瞭解知道附近有沒有換電站,針對補助進度、文件狀態也可查詢進度。
「現在很多人騎電動車,油車修理減少。」仁愛區一家傳統車行老闆感嘆,近年賣燃油車及修理生意銳減,未來會更嚴重,一定要轉型找出路,他加入友善車行先學修電腦操作及電動車原廠的維修認證。但也有車行說,有民衆還是堅持騎燃油車,會有基本客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