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海淀企業“主筆” 智能餐飲機器人團體標準出爐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近日,北京市海淀區發佈全國首個面向具身智能技術在廚房烹飪、餐飲等細分場景的技術規範及團體標準——《餐飲設備 智能烹飪機器人系統通用技術要求》(T/ZSA 288-2024)。這一團體標準由海淀企業享刻智能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主導制定,不僅彰顯了科技創新的技術實力,也體現了創新主體積極參與行業規則制定的積極姿態,有力促進了AI技術的產業化推廣。
中關村標準化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化和智能化是驅動餐飲萬億級大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當前針對智能烹飪設備,特別是具身智能等新型人工智能技術的烹飪類設備及系統,國內外均缺乏普遍的技術規範與標準化要求。這導致餐飲智能化設備及機器人的研發無法形成統一的行業目標共識,降低企業的創新效率和場景化落地的速度。
爲彌補這一空白,在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中關村科學城、中關村標準化協會等部門的支持下,享刻智能聯合多家上市公司、行業上下游企業與合作伙伴以及創新研究機構,共同研究制定了《餐飲設備 智能烹飪機器人系統通用技術要求》。該標準涵蓋了智能烹飪機器人系統的總體架構、技術要求、智能化要求和運營維護等多個方面,廣泛適用於餐飲服務經營者、集中用餐單位食堂、其他生活服務場景的智能烹飪機器人及機器人系統的研製、生產、檢驗、驗收和運營維護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團體標準首次以標準的形式正式定義“具身智能技術”,並明確包含該技術的機器人系統研發、操作、運維等重要參數及性能要求。享刻智能創始人、CEO陳震表示,通過率先推出行業規範及團體標準,可以更好地指導和推動行業實現具有一定標準化導向的產品創新研發,進一步號召和帶動一批上下游企業形成良性的行業標準規範和產業合作,擴大具身智能等新技術在垂直行業的影響力。
在團體標準制定的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結合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要求,對企業進行全程指導。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制定智能餐飲機器人團體標準時,參考引用了8個食品安全方面的國家標準,確保具身智能技術賦能傳統餐飲行業迭代升級的過程中,同步實現食品安全方面的合規要求,讓監管和規範爲產業發展“助力領跑”。
未來,海淀區將持續支持企業參與創新場景的通用技術規範與團體、地方及國家標準的討論、撰寫與制定等工作。通過標準創新,助力海淀企業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綻放光彩,爲推動智能餐飲機器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海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