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空軍上尉朱安琪 103歲辭世歸國安葬
朱安琪(右)於二○一五年回臺參加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慶典,與陸軍老兵歐重遙相見歡,兩人都曾參加一九四四年衡陽保衛戰。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一月,老飛官朱安琪在美國舊金山去世,享嵩壽一○三歲,家屬遵其遺願,將他與已故太太的骨灰帶回國,將於七月廿一日入厝碧潭空軍公墓。
身爲美籍華僑的朱安琪,抗戰時返回祖國從軍,雖然只在空軍服務七年,但接下來七十餘年,他積極爲旅美同袍服務,爲中華民國在美國發聲。朱安琪曾開玩笑稱,當初空軍沒給他退伍令,自己是「永遠的上尉」,當然要繼續爲國效力。
朱安琪的老友,旅美作家王立楨說,朱家後人此次也將其生前文物捐贈空軍,包括當初朱安琪被派任的「無名大隊」,以及全軍唯一的「免職留籍」離職證明,都是珍貴文件,也是大時代歷史的特殊註腳。
一九三九年,高中剛畢業的朱安琪,返國進入空軍官校。畢業時正逢最慘澹時光,我方的俄製戰機,性能完全不是日本零式戰機的對手。朱安琪分發的「無名大隊」,原本是第五大隊,因爲接連遭敵重創,被上級懲罰取消番號,所有飛行員還得在胸前掛上「恥」字布章。隨着接收美國戰機,空軍走出恥辱,逐漸反敗爲勝,到日本投降前,已經掌握戰場制空權。
抗戰勝利不久,國共內戰爆發,當時中共雖無空軍,但對地炸射任務風險很高。一九四六年,朱安琪駕機將迫降敵後的隊友陳燊齡少尉(後來官至參謀總長)救出,不料沒多久自己也迫降被俘。共軍發現其華僑身分,積極遊說「棄暗投明」,朱父則透過美國駐華大使館喊話,中共終於將其釋放。
我方卻擔心,朱安琪被關押兩個多月,可能已被洗腦,不讓他重回飛行職務。朱安琪眼見前途無望,決定申請退伍返美。但當時空軍建立不久,根本沒有飛行員退伍的前例,只得開了一張「免職留籍」證明給他,一毛錢退休金都沒有。他回到美國後,因爲並非在美軍服務,也無法享受退伍軍人待遇。
類似朱安琪遭共軍擊落俘虜,獲釋後沒有機會繼續駕機作戰,在國共內戰期間屢見不鮮。儘管如此,朱安琪仍對中華民國空軍效忠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