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核有共識? 爲達2050淨零排放 每3位民衆就有2位力挺核能

我國將於8月23日辦理「核三重啓」公投。(報系資料照)

爲了因應世界趨勢,我國已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明定2050年要達淨零碳排,而其中電力碳排爲重中之中,據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近日發佈調查指出,有66.1%(約2/3)民衆支持發展核電以因應2050淨零碳排、較去年增加7.8%,支持的民衆中又有52.5%支持啓動核四、50%民衆支持重啓核一核二核三。

賴清德總統曾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指出,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但要必須取得社會共識核安、核廢和社會共識3個前提纔有可能。

據調查指出,61.4%民衆認爲不可能在2030年達成再生能源佔比30%目標,目前政府以燃氣做爲過渡機組,有69%的民衆認爲未來供氣來源不足,顯示對能源安全有高度憂慮。而爲了實踐2050淨零碳排目標,44.4%受訪者認爲臺灣未來適合採用核電、43.5%支持光電、37.9%支持風電。

我國將於8月23日辦理「核三重啓」公投,擔任正方代表的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這份調查充份展現臺灣民衆對使用核電已有社會共識,「哪一任總統的得票率有超過6成?」,尤其在電價蠢蠢欲動、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光電後,民衆對再生能源更不具信心。

葉宗洸認爲,相對再生能源難耐受天然災害、電力成本上升,民衆自然會支持可以做爲基載、穩定電價的核電,呼籲民衆應在8月23日的「核三重啓」公投勇於表達意見。

葉宗洸也提及,我國目前也面臨美國關稅、匯率等問題外,相對日本及韓國等主要競爭國我國無碳電力比率更低,未來若出口至歐盟等碳關稅地區恐怕還要面臨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