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幹勁、韌勁、闖勁接續奮鬥——2025年全國醫療應急工作會議側記

2月19日,一段回顧2024年以來全國醫療應急工作的視頻拉開了在重慶市召開的2025年全國醫療應急工作會議的大幕。會上,各地深入交流醫療應急工作中的思路和做法,多地現場分享實戰經歷和好經驗,相互啓發、幹勁滿滿。這場開在春天裡的大會,不僅堅定了大家推動醫療應急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更堅定了各地接續奮鬥、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

應對實,執行快

急難多、戰線長,指令強、指標硬,責任大、任務重……這是醫療應急工作的幾個突出特點。然而,面對每一次突發事件和各種急難險重任務,衛生健康系統都是迎難而上,應對實、執行快,有力保障了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會議介紹,過去的一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有力有序開展各類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共計150餘起,調派300餘人次國家級專家指導支持救治工作,收治傷員均得到高水平、高質量治療。線上會診既爲指導傷員救治、快速瞭解事件概況提供了支撐,也減少了各地突發事件處置的壓力。一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組織線上會診40餘次,診治傷員600餘人;其中,在西藏定日6.8級地震緊急醫學救援中,先後組織線上會診13次,指導重症傷員救治。

國家層面在努力,各地也在持續加強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

“智慧急救”數字化應用是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謀劃的數智賦能新助手。2024年6月,該應用1.0版本上線運行,初步構建起日常應急資源管理,以及突發事件事前監測預警、事中調度處置、事後覆盤總結閉環處置的新模式。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表示,該應用以院前急救協同機制構建、社會急救人員培養管理、應急資源動態管理、智能化調度指揮等爲牽引,以數字化建設推動改革重塑醫療應急工作體系。該市梯次化響應的醫療應急力量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務,實現了應急隊伍隊員平時做好醫院的醫療工作、接到指令可立即響應集結出動的“平急結合”。

在築牢醫療應急防線方面,湖南省持續加大資金保障力度。“2025年已撥付專項資金2300萬元,用於醫療應急隊伍裝備更新、培訓演練和運維保障。各市州加快推進公共場所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全省公共場所AED安裝數量從2020年的不足100臺,達到目前的5973臺。”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常實介紹,湖南省圍繞緊急醫學救援“快、強、準”的要求和目標,創新跨區域聯片指導機制,將全省劃分爲4個片區,推動優勢醫療資源下沉。湖南省還搶抓機遇,創建“1+N”航空醫療救援模式,推進航空醫療救援在人員搜救、力量投送、傷員轉運等關鍵環節的實戰化演練和應用,已在129家醫院設置直升機起降點。

會議指出,2025年,要持續建設完善“平急結合”的醫療應急救援體系,全方位提升應急能力。目前,已完成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在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規劃佈局,提前實現關於“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20個左右國家基地的目標。下一步,將推動健全醫療衛生救援的專項預案和制度。各地要加快國家基地建設進度,科學規劃省級緊急醫學救援、傳染病防治、中毒救治、核和輻射救治等基地建設,形成多元化佈局的緊急醫學救援核心支撐。此外,2025年將推動建設全國院前急救指揮調度系統,提高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設水平;進一步加強應急醫藥物資儲備,爲高效協同開展醫療應急工作提供有力信息支持和醫藥保障。

小切口,大文章

2025年春運期間,很多人有一個新發現:在火車站、在列車上,循環播放着體重管理公益宣傳片。“健康體重一起行動”搭着開往春天的列車一路疾馳。

健康體重管理行動既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養的需要,更是堅持預防爲主、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的重要舉措。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推出“體重管理年”活動,以體重管理這一小切口,推動解決慢性病防控這一“大問題”。國家層面不僅制定了體重管理原則、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等技術支持文件,還舉辦“體重管理年”活動啓動會,並兩次召開體重管理專題新聞發佈會,聘請奧運冠軍擔任體重管理宣傳大使,實施健康體重宣講進機關企業等,“健康體重一起行動”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浙江省圍繞“體重管理年”活動,初步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機構支撐、全民參與的體重管理工作格局,實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和超重肥胖“四高一重”共防共治共管。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俞新樂介紹,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體重管理工作,將體重管理納入健康浙江行動,15部門聯合出臺活動實施方案;省編辦、省民政廳將包括體重管理在內的健康促進工作納入鄉鎮(街道)、村(社區)履職清單;同時,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優勢,構建體重管理預防、篩查、診斷、干預(治療)、隨訪醫防融合服務閉環。比如,建立首診測身高體重腰圍制度,加強超重肥胖人羣篩查,全省醫療機構首診測身高體重腰圍比例由啓動前的19.0%增長到41.7%。

“浙江省下一步將重點推進重點人羣篩查、數據分析、門診建設、社區干預、多病共管、體衛融合等模式創新,以體重管理這個小切口逐步破解慢性病防控這一事關人民健康的‘大問題’。”俞新樂說。

會議給各地佈置了任務:在體重管理方面,動員社會廣泛參與,營造支持性環境,積極統籌多方資源,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充分發揮各部門以及社會力量作用,形成促進全人羣、全生命週期體重管理的強大合力;在推動重大慢性病防控方面,堅持預防爲主,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要切實發揮在重大慢性病綜合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依託慢性病防治專業技術優勢,主動開展科普宣教,指導公衆做好慢性病危險因素控制,探索推廣重大慢性病的機會性篩查,加強慢性病患者的全流程、全生命週期管理。

守底線,保安全

血液安全、器官移植、安全生產、醫療監督、平安醫院建設、重點傳染病防控救治等,每一項工作都與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守底線、保安全,是每一位衛生健康從業者的責任和義務。

血液,被譽爲“生命之河”。會議介紹,2024年全國無償獻血達1582萬人次,無償獻血量達2692萬單位,千人口獻血率爲11.4。爲保障首都等重點地區以及重大活動、重要時間節點的血液供應,2024年省際共調配血液58.3萬單位,同比增長35.1%。其中,四川省、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山東省等省份作出較大貢獻。

“2024年12月,推出金獎獻血者醫療服務保障政策,爲金獎獻血者在高水平醫院提供預約掛號、檢驗檢查、住院手術等便捷服務。2025年3月將在全省全面實施。”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冰介紹的創新激勵措施備受與會者關注,這一做法也極大地激發了獻血者的獻血熱情。

推進“血費減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獻血者異地辦理血費減免,是2025年衛生健康系統爲民服務實事項目之一。會議強調,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明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具體負責人,確保覆蓋全國每一家血站;2025年要持續推進無償獻血法治建設,大力發展團體無償獻血,加強血液聯動保障,加強血站建設,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暢通獻血者訴求表達渠道,積極保障獻血者權益。

重點傳染病救治的高質量開展,爲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印發麻疹、登革熱、人感染禽流感等診療方案,持續強化培訓;根據重點傳染病季節或流行趨勢,及時部署調度。會議強調,針對近年來多種傳染病同期出現的情況,各地務必提高警惕,做好應急處置準備,持續開展健康宣教和宣傳引導。

在醫療監督、平安醫院建設等方面,各地在過去的一年持續發力。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宇介紹,北京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爲主”理念,推動安全基因融入診療服務、項目建設、院感防控等業務。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徐民表示,該省積極推動行風管理常態長效,做法之一是推動行風建設由部門負責向系統聯動轉變,全流程、全鏈條推動行風持續改善。在國家層面,推進基於電子病歷信息的智能化和嵌入式監管工作,通過調研、飛行檢查、約談,督促各地強化警醫聯動和應急處突演練;加強醫院警務室建設,推進醫院安防系統建設。截至2024年底,三級醫院安防系統達標率近99%。

會議指出,要堅持綜合監管,全要素規範依法執業。增強監管預見性和時效性,強化多層次、全方位監管。不斷提高醫院巡查整改成效,促進人體器官捐獻移植科學規範健康發展。一以貫之,從嚴推進行風治理,確保行業治理爲國家發展大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實幹爭春早,奮進正當時。當前,全國醫療應急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如全國醫療應急工作上下聯動仍需加強等。會議強調,醫療應急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開動腦筋,創新方法,錨定重點任務,狠抓工作落實;要雷厲風行,在基層基礎、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等方面進一步謀篇佈局,務求實效。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姚常房 通訊員 郭鈴鈺‍‍‍

編輯:楊真宇

校對:李詩堯

審覈: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3SGIUJTK】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