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李學詩 探針卡聚光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8月底再創高點達24,570點,月K線已經四連紅。值得注意的是,8月上櫃指數漲幅達9.9%,超越集中市場,顯示漲勢擴散至中小型股。
這股趨勢延伸至9月初,方向不再侷限於權值股,次產業如探針卡、半導體周邊設備等具備高潛力,成爲市場新焦點。
探針卡產業成爲半導體測試關鍵環節,隨着人工智慧(AI)、5G通訊與電動車等新興應用蓬勃發展,晶片設計日益複雜,測試精度需求提升,探針卡在晶圓切割前即進行電性檢測,能有效排除不良晶粒,降低成本並提升良率。其如同精密針牀,將訊號傳遞至晶圓裸晶並回傳至自動測試設備(ATE),是半導體測試的最後防線。
根據日商環球訊息(GII)的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探針卡的市場規模爲20.5億美元,2030年將成長至37.4億美元,每年以10.6%的速度成長,亞太地區市佔率達35%,其中臺灣、韓國、日本爲主要成長動力。
臺灣探針卡產業在全球市場中展現強勁競爭力,主要來自五大核心優勢。首先,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廠商能與晶圓代工、封測業者緊密合作,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其次,技術研發實力深厚,具備全系列探針卡設計與製造能力。第三,客製化能力強,能依晶片需求量身打造測試方案。第四,透過垂直整合提升自制率與成本效率,強化毛利與供應鏈掌控力。第五,人才與經驗累積深厚,產學合作持續爲產業注入動能。目前全球前五大探針卡供應商中,臺灣業者佔據三席,實力不容小覷。
前七月臺灣探針卡廠商營收年增率普遍超過30%,部分達60%以上,毛利率多在50%以上,部分達57%。主要受惠於MEMS探針卡出貨比重提升與垂直整合策略,提升自制率與供應鏈掌控力。法人預估主要廠商每股稅後純益(EPS)皆在20元以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維持25%以上。爲因應需求成長,臺廠積極擴產,MEMS月產能目標達百萬針。
展望未來,探針卡產業的成長催化劑多元。在新興應用領域,資料中心與邊緣運算晶片需求快速成長,自動駕駛相關的車用晶片測試需求激增,AR、VR與元宇宙相關應用也爲產業帶來新動力。製程技術的持續推進是另一個重要成長動力。
隨着半導體制程邁向3奈米以下,測試複雜度和精度要求大幅提升,必須採用更先進的MEMS技術,爲技術領先的廠商創造更多商機。
投資錦囊
在大盤高檔震盪之際,投資人可轉向具結構性成長的次產業。探針卡族羣的強勢表現,不僅反映出AI時代對晶片測試的高度依賴,也凸顯臺灣在全球高階測試設備領域的競爭優勢。目前相關類股股價趨勢也都是站在短中長期均線之上的多頭態勢,建議投資人可以逢回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