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李學詩 電力設備夯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聯合報系資料照

OpenAI近期陸續與多家科技巨頭簽訂破紀錄的合作協議,全球正掀起新的算力軍備競賽,龐大運算需求推升資料中心用電量急遽上升。永豐投顧李學詩總經理表示,在這波電力革命中,臺灣憑藉完整的電力設備供應鏈,成爲全球AI基礎建設的重要推手,電源管理、散熱技術與智慧電網三大產業鏈將直接受惠,迎來長期成長契機。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估,全球資料中心用電量將從2024年的4,150億度電成長至2030年的9,450億度,佔全球總用電量的3%。

OpenAI近來與多家科技巨頭展開大規模合作,反映出AI模型對電力的龐大需求。根據OpenAI官方數據,ChatGPT每次查詢耗電0.34瓦時,目前每日處理超過25億次查詢,單日耗電量達850兆瓦時。隨着AI應用普及,全球AI查詢量預估將在2030年達到每日3,290億次,相當於地球上每人每天進行38次AI互動。

根據MIT Berkeley最新報告,2024年美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約200太瓦時,其中AI專用伺服器消耗53-76太瓦時。到2028年,AI專用電力需求預計將攀升至165-326太瓦時,在高成長情境下,足以供應22%的美國家庭年用電需求,凸顯AI對電力基礎建設的巨大沖擊。

在全球AI基礎建設加速的背景下,臺灣電源管理與供應設備、散熱與冷卻技術、及智慧電網與基礎建設等三大電力供應鏈具備高度競爭力,值得投資人留意。由於AI伺服器功率密度快速攀升,預估將從2024年的36kW提升至2027年的80至100kW,專業訓練叢集甚至突破百kW。這推動高效能電源供應器與不斷電系統(UPS)需求激增。臺灣廠商在高功率UPS領域技術領先,隨着AI數據中心建置熱潮,相關廠商也同步受惠。此外,新一代備援電力模組(BBU)也改採鋰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與快速充電能力,能有效支援高耗能AI設備,將成爲新興投資焦點。

AI晶片高熱密度推動散熱技術革命,液冷系統成爲主流。臺灣廠商在精密加工與熱管理技術具備優勢,已成功開發AI專用液冷方案並獲國際資料中心採用。AI晶片散熱需求較傳統CPU高出五至八倍,帶動模組製造與精密風扇產業同步成長。AI資料中心建設規模與複雜度遠超傳統設施,推動智慧電網與機櫃設備升級。臺灣廠商已推出模組化、高密度配電機櫃系統,具備快速部署與精準環境控制能力。高速網路交換器與光通訊模組需求激增,預估2025年出貨量成長30%以上。

投資錦囊

臺股持續偏多,AI投資主軸進一步落實。加上第4季爲產業旺季,股價慣性在第4季與第1季攀上高峰,眼前臺股鋒頭正盛,建議持股五成,持盈保泰、偏多操作。目前AI投資方向聚焦於半導體、散熱、伺服器PCB、電源與B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