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誠保險擬掛牌“清倉”哈爾濱農商行9.9%股權,持有投資收益總體下行
專爲保險業 打造的垂直新媒體平臺
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誠保險”)公開掛牌轉讓哈爾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哈爾濱農商行”)19800萬股股份,佔總股份的9.9%,意圖“出清”股權。目前,該項目未公佈轉讓底價。
藍鯨新聞記者梳理髮現,2020年至2023年,永誠保險對哈爾濱農商行的投資收益分別爲0.42億元、0.34億元、0.02億元、0.16億元,總體呈下滑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股權轉讓原因或較爲多元,包括股東方自身的業績壓力、資金安排考慮又或是持股的“性價比”等等,從險資的投資特性來看,減持應爲自身戰略安排和資產配置的需要。另需關注的是,高股息率板塊頗受青睞的背景下,銀行股也是今年保險資金配置的重點。
作者|藍鯨新聞 李丹萍
實習生 於爭
持股投資收益總體下行
永誠保險於2015年掛牌新三板,是國內首家登陸“新三板”的保險公司,控股股東爲華能資本,實際控制人爲中國華能集團。
2015年開始,永誠保險便在哈爾濱農商行董事會中擁有表決權,是重要股東之一。永誠保險亦在年報中表示,公司持有哈爾濱農商行9.9%股權,並派出一名董事,在董事會擁有表決權,因此對哈爾濱農商行具有重大影響。
除永誠保險外,哈爾濱農商行其餘五大股東爲哈爾濱宏達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禧龍國際商貿物流園區有限公司、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黑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均持有哈爾濱農商行9.9%的股份。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永誠保險對哈爾濱農商行的投資收益分別爲0.42億元、0.34億元、0.02億元、0.16億元,總體呈下滑趨勢。
聚焦永誠保險自身,也面臨一定的業績壓力。2021年至2023年,永誠保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76.66億元、72.54億元、72.13億元,連續下滑。今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41.80億元,同比縮減4.68%。同期,公司淨利潤分別爲1.1億元、0.93億元、0.97億元,上半年實現淨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79.71%。
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部分中小銀行股東主動選擇在公開市場轉讓股權,轉讓原因較爲多元,包括股東方自身的業績壓力、資金安排考慮又或是持股的“性價比”等等,永誠保險此次或是一個縮影。
從銀行“撤資”的不僅永誠保險。藍鯨新聞記者關注到,8月20日晚間,杭州銀行(600926.SH)公告稱,中國人壽(601628.SH)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後的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杭州銀行股份,合計不超過約1.1億股(含本數),不超過該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1.86%。
據公開信息,中國人壽是杭州銀行於2009年引進的財務投資者,先後兩次增持了杭州銀行股份,參股和增持合計出資約16.35億元。從險資的投資特性來看,減持應爲自身戰略安排和資產配置的需要。對於減持動作,有資深人士認爲是險資適時兌現盈利而實現的資產配置策略。
險資持續增配銀行股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表現領先,對於市場資金而言,也不排除有“落袋爲安”的想法;而對於增量資金而言,高股息率板塊頗受青睞的背景下,銀行股也成爲保險資金配置的重點,資金有進有出。
截至8月19日,申萬銀行指數漲幅高達19.08%,位居31個一級行業之首,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的股價紛紛創出新高,銀行成爲今年A股市場最亮眼的板塊。
ETF和保險資金的流入正是推動銀行股上漲的重要力量。聚焦保險資金,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數據,截至今年6月,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0.65%,保險資金運用餘額較年初增長9.62%,帶來險資的配置需求。
“銀行作爲險資的第一大重倉方向,也顯著受益於保險資金的持續流入、增配。今年以來我們看到如無錫銀行被險資舉牌等案例陸續出現。與此同時,截至2024年一季報,險資重倉股中銀行持倉佔比高達48.3%,較年初提升0.8pct,顯示銀行仍是險資配置絕對的重鎮。”興業證券研報稱。
據統計,一季度財報顯示,保險資金出現在近20只銀行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包括平安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信泰人壽、華夏人壽因加倉得以躋身浙商銀行、建設銀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
在險資持倉市值排名前10的個股中,銀行股則佔據了7席之地,分別爲平安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郵儲銀行;其餘3家爲長江電力、中國聯通和貴州茅臺。
業內人士向藍鯨新聞記者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能夠提供更加可靠的投資回報,這也與險資的穩健屬性相匹配。”
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內容聯絡:1316141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