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包攬”適應新賽制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曲欣悅
隨着中國選手朱子鋒和程子龍包攬男子10米臺冠亞軍,“五一”假期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進行的2025年世界泳聯跳水世界盃總決賽落下帷幕。本項賽事中,中國跳水隊獲得了全部9塊金牌,其中單人項目均包攬冠亞軍,再度展現了“金牌之師”的強大實力。
跳水世界盃作爲世界泳聯舉辦的世界最高級別的跳水單項賽事,與世界游泳錦標賽、奧運會並稱爲“世界跳水三大賽”。值得一提的是,本項賽事在賽制方面進行了創新。所有單人項目採用全新的淘汰賽制,分爲三個階段進行,進一步提升了賽事的懸念和觀賞性。
5月3日晚,女子單人10米臺預賽前的運動員入場儀式上,參賽的中國跳水“雙子星”陳芋汐、全紅嬋分別與兩名法國選手攜手亮相。全場觀衆的歡呼聲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新的入場方式呼應着新的賽制。同時亮相的每組選手將在預賽階段進行正面較量。根據新賽制,首輪預賽,選手根據種子排名進行一對一對決,最高排名的選手(第1名)對戰最低排名的選手(第12名),第2名對戰第11名,以此類推。3輪比拼結束後,每組得分較低的選手將被淘汰,6名選手晉級半決賽。半決賽中,6名選手被分爲兩組,每組3人進行對抗,每組得分最低的選手將被淘汰。決賽階段,前兩輪比賽的得分將被清零,選手需要完成完整的跳水動作“清單”,即男子6個動作、女子5個動作以決定最終排名。所有三個階段連續進行,整場比賽持續約兩小時。
本次總決賽新的賽制意味着,進入決賽的選手要在兩個小時內連跳10個(男子爲12個)動作,並且隨着參賽人數的逐輪遞減,比賽的節奏會越來越快,留給運動員的準備時間也會相應減少。
作爲新賽制在國際大賽上的首秀,運動員們都面臨着調整體能分配適應新賽制的挑戰。獲得女子單人10米臺冠軍的陳芋汐賽後坦言,比到決賽階段整個人已經處於非常疲勞的狀態,“各階段中間有休息時間,在這期間如何去放鬆,再調動,再放鬆,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
以往的跳水世界盃比賽中,預賽和決賽會安排在不同的比賽日進行。但在新賽制下,運動員們要連續出戰,這也考驗着選手每一跳的穩定性。王宗源在男子單人3米板項目上獲得金牌。賽後他表示自己在預賽和半決賽跳得還不錯,但到了決賽階段發揮有所欠缺,主要原因就是體能下降了,對動作的感覺有一些偏差,“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對體能也是一個挑戰。”
新的淘汰賽制增加了比賽的不確定性,考驗着選手每一跳的穩定性,也讓比賽懸念迭起。在男子單人3米板項目半決賽中,中國小將鄭九源與曾獲得里約奧運會男子雙人3米板金牌的英國名將傑克·拉夫爾分在同組。兩人分數交替領先,直到半決賽最後一個動作才決出晉級資格。鄭九源也將對手擋在了決賽門外。
對此,世界泳聯主席侯賽因·阿爾-穆薩拉姆表示,這項賽制上的改革是尋求跳水運動現代化發展的一次嘗試,對於觀衆來說新賽制讓比賽更有觀賞性。“這種形式也爲一些排名較低的運動員提供了機會,比如那些可能以第10名或第11名資格晉級的運動員,他們可以全力以赴地去衝擊對手。這對觀衆和運動員來說都非常令人興奮。”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