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砸錢租場地找臨演!竹聯幫組詐團拍片「投資說明會」 騙走1億2千萬
竹聯幫弘仁會40歲柯姓大哥組成詐騙集團,爲取信民衆還找臨時演員舉辦投資說明,並緊扣時事例如關稅衝擊來編劇本,刑事局偵查第一大隊第二隊警官潛伏在柯嫌羣組中搜證,陸續查獲柯嫌等17人到案;警方清查柯嫌等人至少詐騙18人,騙走超過1億2000萬元。
柯嫌在2016年打着竹聯幫梅花堂名號,組成暴力討債集團,還強行押走債務人囚禁,直到家屬籌錢700萬才放人;近年來他轉到弘仁會,並從事詐騙犯罪牟取不法利益。
警方指出,柯嫌組成的詐騙集團與柬埔寨詐團合作,在社羣平臺以「免費贈書」、「免費領取投資股票資訊」吸引民衆加入假投資詐欺羣組,並冒用如股票老師、財經教授等名人,每天在羣組內「授課」,更冒用「投資公司」名義成立假投資APP,謊稱可獲得高額獲利。
爲取信於被害人,柯嫌等人不惜花費重金租用高級飯店宴會廳、會議室等場地,並招募臨時演員依詐欺機房劇本演出,打造高質感「股票老師見面會」、「慈善晚會」、「簽約儀式」等場景,甚至利用AI換臉、修圖等工具生成以假亂真的影音,再將相關影片張貼於羣組內,營造投資羣組真實性,使民衆真僞難辨,紛紛投入大量金錢。
警方說,柯嫌的劇本都會與柬埔寨詐團商議,並緊扣時事,例如臺灣面臨關稅衝擊,劇本就會說明關稅對臺股的影響,但最後的結論是要緊跟羣組老師才賺得到錢;演出影片的臨演薪水、飯店租金等費用,由柬埔寨詐團以虛擬貨幣支付,平均下來,大場演出要花費百萬,小場演出則要數十萬元不等,警方潛伏期間,柯嫌等人就安排製作約40場演出的影音,成本驚人。
爲更進一步詐取被害人財物,柯嫌更透過「寄送禮品」等方式,讓被害人深信有獲利,持續投入金錢;再以「須支付手續費」、「帳戶遭凍結須繳交罰金」等理由拒絕出金,其他詐團帳號扮演投資者角色,在羣組內張貼「成功領取投資獲利」的短片,使被害人誤信支付手續費或罰金後,可如願提領高額獲利,再度交付金錢給詐團,最後血本無歸。
刑事局警官加入羣組蒐證,從今年2月到7月間,陸續在雙北、基隆、臺南、新竹等地查獲柯嫌等17人,起獲現金1373萬元、虛擬貨幣USDT20萬顆、千元道具假鈔6百萬元等贓證物。
警方表示,柯嫌持有假鈔,是要測試應聘車手的忠誠度,柯嫌等人將一捆包有銀行封條的百萬元鈔票交給應聘車手,但鈔票僅有上下的第一張是千元真鈔,看看車手是否會心動私吞;另方面假鈔也用來讓同夥展示獲利假象,拍成影片取信被害人。
警方查獲的17人中,有一名是逃逸10年的範姓移工,範嫌逃逸期間從事地下匯兌,因此被柯嫌吸收幫忙洗錢至境外。
警方清查被害人,發現有被騙數百萬元的新創公司老闆,也有老師、公務員;警方依詐欺、組織犯罪、洗錢等罪嫌將柯嫌等17人移送新北地檢署,柯嫌等人以10到40萬元交保。
竹聯幫弘仁會柯姓大哥組成詐騙集團,爲取信被害人,還找來臨時演員演出簽約儀式、投資說明會等短片在羣組播放,圖爲羣組對話。記者廖炳棋/翻攝
竹聯幫弘仁會柯姓大哥組成詐騙集團,爲取信被害人,還找來臨時演員演出簽約儀式、投資說明會等短片在羣組播放,圖爲演出短片。記者廖炳棋/翻攝
竹聯幫弘仁會柯姓大哥組成詐騙集團,爲取信被害人,還找來臨時演員演出簽約儀式、投資說明會等短片在羣組播放,圖爲警方查扣贓證物。記者廖炳棋/翻攝
竹聯幫弘仁會柯姓大哥組成詐騙集團,爲取信被害人,還找來臨時演員演出簽約儀式、投資說明會等短片在羣組播放,圖爲警方查扣贓證物。記者廖炳棋/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