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野柳女王頭頸圍31年減少103公分 學者稱這2件事可能會斷頭

女王頭最新頸圍剩116.59公分,有斷頭危機,昨天有不少遊客排隊拍照。記者遊明煌/攝影

女王頭斷了如何因應?交通部觀光署北觀處、野柳地質公園今天開社區說明會,研議女王頭斷裂後的安置與因應。北觀處指出,女王頭最新頸圍剩116.59公分,有斷頭危機。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林俊全說,最可能地震、颱風造成,萬一真斷,建議把斷頭移到室內加基座重新立起,讓大家了大自然風化的過程。

上月有網友拍到女王頭下方出現裂痕,北觀處說是自然的節理,但何時斷頭再度引發熱議。今天下午北觀處及營運的新空間公司召開「女王頭斷了如何因應」社區說明會,邀請學者、地方人士參加。

女王頭脖圍31年來已減少103公分,林俊全說,斷頭危機一定存在,有山一定會崩,女王頭脖圍以5年少1公分的速度逐漸變細,觀察附近倒掉的蕈狀岩石頭,多是脖圍剩20多公分就會自然風化倒掉,目前女王頭脖圍還有116公分。

林俊全分析,他們擔心的倒不是每年風化侵蝕,研判最可能斷頭的原因恐是大地震、颱風大浪的危機。目前可減少人爲的碰觸造成的破壞,不要讓遊客接觸,周圍圍一圈石頭禁止遊客靠近,並有人員警戒,加強經營層面的經營管理。

萬一斷頭怎麼辦?林俊全表示,會有兩個處理方案,一是把斷頭移到室內,加一個基座把女王頭重新立起來,讓大家看斷頭的女王頭是什麼樣子;二是把斷頭留在現地,並設解說牌,讓大家知道怎麼斷的,但怕斷頭被風浪、海浪吹走。

林俊全說,真的斷頭的話會形成另外一種環境教育,可引起廣泛的討論,也可以和當地居民及商家合作,讓斷掉的女王頭也能形成話題,把商機延續下去,創造話題讓遊客繼續不斷。

現階段是否以人爲科技補強?林俊全說,因石頭自然風化熱脹冷縮的膨脹係數和化學藥品不同,時間過久就都失敗,他認爲不需要太多的人爲干擾,民衆可以把女王頭斷頭當做一堂自然環境教育課,是大自然風化的力量。

交通部北觀處長陳煜川指出,社會大衆都很關心女王頭的安危,一直以來都有透過專業團隊尋訪學者、科技業,看能不能透過科技或專業減緩斷頭危機,會再尋訪新科技或更合適的保護措施。目前積極作爲是避免遊客人爲碰觸,也提出「女王頭2.0計劃」說明會,大家一起關注野柳地景保育與觀光永續發展。

女王頭最新頸圍剩116.59公分,有斷頭危機,昨天有不少遊客排隊拍照。記者遊明煌/攝影

女王頭最新頸圍剩116.59公分,有斷頭危機,昨天有不少遊客排隊拍照。記者遊明煌/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