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業達強攻「AI智慧機器人 」看好多領域應用商機
隨着AI和機器人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自主系統已成爲推動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的重要驅動力,不僅能自主執行復雜任務,更能應用於製造業、醫療保健、智慧城市等不同場域。臺鏈代工大廠英業達(2356)也看準商機搶進、並看好AI智慧機器人的潛在商機,持續佈局相關技術,事實上,隨着AI人工智慧成功邁向應用層面,整個機器人產業也迎來前所未有的商機。其中,四足機器人則因其廣泛應用的特性,成爲受市場矚目的發展潛力股。
據悉,英業達近年除了持續衝刺自身的機器人研發技術,同時也不斷的發展機體運動(Locomotion)、感知(Perception)、操控性(Manipulation)以及機器人作業系統(ROS)的開發能力,也成功的將各項專業技術,逐步導入到集團旗下的智慧工廠當中,藉此加速生產效能。同時,投入四足機器人的AI 技術研發,持續擴大應用,以搶得先機。而其中最受到關注的部分,絕對非「四足機器人」莫屬。
團隊透漏,隨着全球人口老化,勞動力轉型需求增加,帶動機器人市場更加蓬勃,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估計,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價值已達165億美元。其中,相比傳統輪式或履帶式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優越的地形適應能力及穩定性,能靈活適應更復雜的環境,無論是救災現場、建設工地,還是智慧物流及智慧製造等場景,均能發揮關鍵作用。
團隊表示,例如在崎嶇不平、情況險惡的救災現場中,相較於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更有能力負重,運行也更加穩定。換言之,它能深入危險環境,執行搜尋、檢測與評估等任務,並提供即時數據協助救援隊伍,有效減少人員風險、提升救援效率,因此救援場景的應用也是國際關注重點。
此外,英業達AI機器人團隊於2024年10月赴阿布達比,參加國際賽事IEEE-RAS四足機器人挑戰賽(Quadruped Robot Challenge),以深度強化學習結合最新趨勢Sim-to-Real(從模擬到現實)算法,大幅提升AI模型在真實世界中的適應性。在旋轉坡道、砂礫地面等重重關卡之下,奪得「遠端操控(Teleoperation Control)」第三名佳績。而現場賽事十分考驗團隊的研發功底及應變能力。例如,團隊現場寫出視覺檢測功能,使機器人能自動辨識QR-Code、標籤等訊息,判讀危險事件。
英業達透露,團隊必須藉由模擬環境中深度強化學習訓練,加上Domain Randomization技術隨機化地形、物理參數與感知噪聲,提升非結構化環境適應性,以克服地形不規則、環境變數多的問題,展現機器人自主運行及環境適應力,穩定運行在真實世界中。展望未來,英業達也持續看好四足機器人的應用潛力,不侷限於高精度製造,也能進一步支援救援、監控等高風險場景,爲全球各行業提供更高效且安全的AI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