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映照靈魂 舞蹈書寫語言 鐵胡萬、蔡博丞榮獲第28屆臺法文化獎

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於法國時間8日晚間於法國最高學術殿堂法蘭西學術院大院士會議廳舉行,本屆得主爲法國維蘇亞洲國際影展(FICA)聯合創始人兼藝術總監尚馬克.鐵胡萬(左起3),以及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右起4)。(李侑珊攝)

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於法國時間8日晚間於法國最高學術殿堂法蘭西學術院大院士會議廳舉行,圖爲獲獎人、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起立致意。(文化部提供)

今年度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由文化部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舉辦,李遠今年首次以文化部長身份主持典禮。(文化部提供)

法蘭西學術院院內景圖。(李侑珊攝)

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於法國時間8日晚間於法國最高學術殿堂法蘭西學術院大院士會議廳舉行。本屆得主爲法國維蘇亞洲國際影展(FICA)聯合創始人兼藝術總監尚馬克.鐵胡萬,以及丞舞製作團隊B.DANCE藝術總監蔡博丞。

首度以官方身份站上法國學術殿堂的文化部長李遠說,文化藝術是跨越語言與地域的橋樑,並向所有致力於臺灣與歐洲文化交流的朋友們,致上最誠摯的感謝與祝福。

今年度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由文化部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舉辦,由李遠、法蘭西學院年度主席尚侯貝.皮特及法蘭西學院終身秘書博恩那.史蒂恩共同頒獎。

李遠今年首次以文化部長身份主持典禮,並與博恩那.史蒂恩簽署2026至2030年續約協議。皮特表示,臺法文化獎每年藉由獎項,鼓勵透過學術研究或藝術活動,突顯臺歐關係的重要性。史蒂恩則指出,臺法文化獎建立在雙方共享的人文主義與民主價值上,再度簽署協議,彰顯雙方關係持續深化。

李遠在致詞時表示,能在法國最具聲望的法蘭西學術院主持典禮,感到無比榮幸。他強調文化藝術是跨越語言與地域的橋樑,自1996年創立的臺法文化獎,已表彰52位得主,涵蓋影像、文學、表演藝術與學術研究,今年兩位得主分別透過影像推動文化理解,及舞蹈建構藝術對話,具體展現臺法文化獎精神。

尚馬克.鐵胡萬於1995年與妻子創辦維蘇亞洲國際影展,被譽爲法國十大電影盛事之一,也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亞洲電影節。他表示,電影是一個民族靈魂的鏡子,也希望透過電影,讓更多人認識與欣賞臺灣文化。

蔡博丞則是臺灣當代舞蹈的重要新銳,曾以《浮花》奪得2014年德國斯圖加特國家劇院觀衆票選冠軍,並以《怒》獲法國表演藝術專業評論協會評選爲2019至2020年度新銳編舞家。

蔡博承襲林懷民、林麗珍等前輩探索臺灣身體語彙的傳統,並開創新世代的舞蹈敘事。他在致詞中表示,舞蹈是靈魂的語言,未來將持續創作,把臺灣藝術能量帶向更遼闊的國際舞臺,併爲年輕創作者點燃希望。

文化部說明,臺法文化獎自1996年設立以來,每年由臺法評審共同遴選得主,並於法蘭西學院公開頒獎。自2006年起,獎勵範圍擴及全歐洲,將於明年邁入第29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