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數億名學生!陸教育部:鼓勵中小學每週1天「無作業日」

大陸教育部頒佈新規定鼓勵中小學每週有一天無作業日。圖爲今年9月貴陽市學生新學期上學。(新華社)

爲了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大陸官方公佈措施,強調要有效緩解學生考試升學焦慮,鼓勵每週設置一天「無作業日」,並防止學業過重、無序競爭擠佔睡眠時間。

大陸教育部官網24日公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條措施』的通知」,包含上述內容。

十條措施的第一條就包含有效緩解學生考試升學焦慮。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嚴禁佈置機械重複、懲罰性作業,鼓勵每週設置一天「無作業日」。減少日常測試頻次,不得以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繼續嚴控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規範非學科類培訓,加強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防範治理。有序推進中考改革,緩解學生和家長升學焦慮。

「通知」還提到,全面落實「體育每天2小時」。全面推行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能夠按規定課時開展體育鍛煉。鼓勵推行「課間15分鐘」,延長學生課間活動時間。

此外,要保障學生充足睡眠時間,合理安排學校上下學時間,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教學活動,有條件的學校應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嚴格執行睡眠管理規定,堅決遏制超時學習等違規行爲,防止學業過重、無序競爭擠佔睡眠時間。

針對上網,「通知」要求培養學生健康用網習慣,規範管理學生帶入學校的智慧終端機產品,嚴禁將手機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開展「息屏行動」,減少對網路過度依賴。會同有關部門壓實網站平臺監管責任,優化演算法推薦機制,「不得向學生推送危害心理健康的各類資訊」,堅決遏制「販賣焦慮」、「誘導內卷」等違規行爲。持續淨化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推廣應用「未成年人模式」,加強動漫、短視頻、微短劇、網路綜藝和網路遊戲、網路文學等管理。

「通知」也強調要實施中小學「護苗行動」,及時化解學生間存在的矛盾衝突,堅決防止各類學生欺凌行爲。引導家長多陪伴多關愛,注重培養子女健康身心;會同衛生健康、公安、網信、社會工作、共青團、婦聯等建立學生重大心理問題線上線下發現機制,指導學校制定校園突發心理危機事件處理預案等。

「通知」提出要建立監測預警和干預機制,每名學生每學年接受心理測評一般不超過1次。此外,關心關愛特殊學生羣體。針對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以及單親家庭兒童等特殊學生羣體建檔立卡,「一生一策」加強心理健康指導。

這項新規影響的學生人數龐大,很可能超過2億人。根據大陸官方公佈的2024年大陸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全大陸共有普通小學13.63萬所,另有不計校數小學教學點5.22萬個;全大陸小學招生1,616.63萬人,在校生1億584.37萬人,畢業生1,857.27萬人。

同時,全大陸共有初中5.21萬所(含職業初中4所),初中招生1,848.75萬人,在校生5,386.16萬人,畢業生1,698.24萬人;全大陸共有普通高中學校1.58萬所,普通高中招生1,036.20萬人,在校生2,922.28萬人,畢業生890.99萬人;全大陸共有中等職業學校6,862所,中等職業教育招生418.33萬人,在校學生1,229.33萬人,畢業生415.5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