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Jetson Thor平臺引爆 “物理 AI” 革命!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或迎來新一輪發展良機
8月25日,英偉達推出 Jetson Thor 機器人超級計算機,標誌着人形機器人技術正式邁入 “物理 AI” 階段。此次突破並非單一技術升級,而是從硬件架構出發,實現算力、算法與生態的協同革新,爲行業搭建全新發展框架,也使人形機器人板塊投資機會從零散標的轉向全產業鏈佈局。
從投資節奏看,短期硬件供應鏈及工業場景落地將率先釋放紅利,芯片、傳感器等核心部件企業,以及汽車製造、物流倉儲等易快速落地場景的相關企業,業績有望率先兌現;中長期隨着技術成熟,軟件生態與消費場景空間將逐步打開,機器人基礎模型、仿真訓練工具,以及家庭服務、醫療康養等大衆應用領域潛力將逐步釋放。投資者可沿 “算力 - 感知 - 控制 - 場景” 產業鏈主線把握機會,但需警惕市場情緒波動與板塊估值調整風險。
一、算力與控制:機器人的 “大腦” 和 “神經”
算力與控制是機器人實現精準動作、智能判斷的核心,英偉達新平臺帶來的算力需求提升,直接利好該環節企業。
1. 匯川技術(300161)
作爲國內工業自動化頭部企業,匯川技術主營人形機器人控制器與伺服系統(機器人 “神經中樞”),決定機器人動作精準度與響應速度。目前其控制器已適配英偉達 Isaac Sim 平臺,調試效率超行業平均 3 倍,可縮短下游企業開發時間。在國內機器人控制器市場,其佔比 14.3%,位列國產廠商第一,優必選、埃斯頓等頭部機器人企業均爲其客戶。 業績方面,2025 年上半年公司機器人業務營收同比增長 68%,人形機器人相關業務佔比超 20%,按此趨勢全年人形業務營收有望突破 50 億元。市場表現上,近一個月股價上漲 25%,機構持倉提升 3 個百分點,國產替代龍頭地位明確。
2. 埃斯頓(002747)
埃斯頓優勢在於全產業鏈佈局,尤其自主研發的 RV 減速器(機器人關節核心部件),壽命超 2 萬小時(達國際同類水平),成本較日本品牌低 40%,破解企業 “卡脖子” 與成本難題。此外,其控制器支持英偉達 Jetson Thor 平臺,已應用於自家 ATLAS 機器人,可開展工業質檢、倉儲搬運等實際工作。 訂單與海外市場是其亮點,2025 年二季度獲100 臺機器人試點訂單(單臺價格超 20 萬元);上半年海外營收同比增長 45%,並與博世、大陸集團達成合作。股價近兩個月上漲 40%,券商預測今年全年淨利潤增速可達 55%,成長節奏穩健。
二、傳感器與執行器:機器人的 “眼睛” 和 “肌肉”
隨着英偉達平臺對多模態感知需求增加,機器人需更精準 “感知” 與靈活 “動作”,爲傳感器、執行器環節企業帶來更多技術突破與訂單機會。
1. 奧比中光(688322)
作爲國內 3D 視覺傳感器龍頭(機器人 “眼睛”,可識別物體、測量距離),其最新 RGBD 相機已集成英偉達 Isaac Sim 平臺,與 Jetson Thor 對接時數據傳輸延遲控制在 10 毫秒內,滿足實時感知需求。2025 年一季度,公司獲英偉達 1.8 億元訂單,佔同期營收 35%,合作深度顯著。 業績增長亮眼,上半年人形機器人相關營收同比增長 120%,除英偉達外,還進入特斯拉 Optimus、優必選供應鏈,預計今年全年 3D 視覺模組出貨量可達 50 萬顆。當前動態市盈率約 45 倍,低於行業平均,後續消費級機器人場景打開後,增長空間可觀。
2. 拓普集團(601689)
拓普集團原爲汽車零部件企業,現跨界佈局人形機器人,主攻七自由度靈巧手(機器人 “手”,單臺價值量超 3 萬元)。其靈巧手已通過英偉達 Jetson Thor 測試,目前爲特斯拉 Optimus 小批量供貨,並與國內一家機器人企業簽訂 5000 臺訂單(2026 年交付)。 雖目前機器人業務佔總營收不足 5%,但增長迅猛,2025 年上半年營收 12 億元,同比增長 200%。依託汽車行業積累的精密製造能力,其靈巧手量產良率達 92%(高於行業平均 80%),成本優勢明顯。機構預測,2026 年其人形機器人業務營收有望突破 30 億元,貢獻超 10% 淨利潤,跨界優勢逐步兌現。
三、軟件與生態:機器人的 “操作系統” 和 “訓練場”
英偉達開源工具鏈降低機器人軟件開發成本,在操作系統、仿真平臺具備先發優勢的企業,正加速搶佔市場。
1. 中科創達(300496)
作爲智能操作系統領域龍頭,中科創達爲人形機器人開發的 RobotOS 系統,支持英偉達 Jetson 系列芯片,已適配超 20 款機器人(優必選、宇樹科技等企業均在使用),可縮短機器人開發週期 40%。目前其在國內機器人操作系統市場佔比 18%,份額領先。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智能機器人業務營收同比增長 85%,人形機器人相關收入佔比超 60%;近期與阿里雲合作推出 “操作系統 + 算力 + 算法” 全棧解決方案,進一步完善生態。近一個月股價上漲 30%,多家券商給予 “買入” 評級,看好其在軟件環節的卡位優勢。
2. 智微智能(001339)
智微智能主營機器人仿真平臺(機器人 “虛擬訓練場”),可在實際生產前於虛擬環境訓練模型,將運動規劃速度提升 100 倍、開發成本降低 60%,目前已獲銀河通用、天太機器人等 10 餘家企業認可。 近期公司獲產業基金 2 億元增資,用於擴建算力中心、提升服務能力。2025 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 72%,仿真業務貢獻 35% 利潤,預計今年全年仿真服務收入突破 5 億元,同比增長 200%,業務增長確定性強。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熱點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