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新CPU 臺積電助攻

圖/美聯社

儘管英特爾營運不見起色,但在新一代旗艦處理器與18A製程的進展上卻有振奮人心的成果。根據TechPowerUp和SemiAccurate網站報導,英特爾Nova Lake-S客戶端處理器已在臺積電位於臺灣的2奈米晶圓廠投片。

報導指出,英特爾幾周前已於臺積電的2奈米制程節點上完成一塊運算晶粒(compute tile)的投片,這暗示Nova Lake-S的運算晶粒可能會結合英特爾自家的18A製程與臺積電的N2製程。若真如此,英特爾在18A製程延遲或內部產能不足時將有一個備案。不論英特爾最終採用哪種製程,報導強調Nova Lake仍有望如期於明年第三季上市。

外媒先前在4月引述消息報導,英特爾已與超微(AMD)和蘋果一同成爲臺積電2奈米首波客戶。根據臺積電說法,新竹的Fab 20將成爲2奈米晶片的主要生產中心,而位於南臺灣高雄的Fab 22預計也將很快投產。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向臺積電下單之餘,自家18A製程也正穩步推進。根據Wccftech報導,英特爾18A良率已從今年第二季的50%提升至55%,爲年底實現大規模量產(HVM)鋪路。

報導引述分析師指出,英特爾18A製程的良率已超越三星電子SF2製程的40%,但仍落後臺積電N2良率65%。展望未來,Wccftech引述分析師預測,英特爾18A的良率有望在今年第四季達到70%。

根據英特爾的規劃,18A製程的主要訂單將來自公司內部,並計劃在今年底開始量產名爲Panther Lake的處理器,宣稱這將是史上在美國設計與製造的最先進處理器。

儘管18A主要用於英特爾內部產品,但其成功也爲未來鋪路。據路透報導,英特爾正考慮大幅調整其晶圓代工策略,未來將逐步淘汰18A,轉向更先進的14A製程,用於像蘋果和輝達這類外部客戶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