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EO傳痛失1戰略機會 被川普要求下臺內幕曝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7日遭川普點名應儘早下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7日遭川普點名應儘早下臺,但據消息揭露,陳與英特爾內部早已有裂痕,一場權力暗戰早在川普出手之前就已悄悄上演。

綜合《華爾街日報》與其他外媒報導,英特爾過去曾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但由於錯失人工智慧技術崛起的時機,市值自去年以來已腰斬。陳立武於今年3月接任執行長時,市場反應樂觀,股價一度飆升13%。

然而蜜月期並未持續太久。知情人士指出,陳立武與英特爾董事長耶裡(Frank Yeary)很快便在是否保留晶圓製造業務一事上產生重大分歧。如今,內部鬥爭加上總統介入,使這場半導體巨頭的權力風暴更加撲朔迷離。

英特爾的晶圓製造業務部門,去年貢獻了公司約三分之一的營收,但財報上卻是一項虧損部門。儘管如此,部分人士仍認爲該業務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因爲它有助於確保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安全。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董事長耶裡(Frank Yeary)在年初擔任代理執行主席期間,曾擬定一項計劃,打算讓英特爾完全退出晶圓代工業務。與此相對,執行長陳立武則持相反立場。他主張,英特爾的晶圓製造業務對公司未來至關重要,且能確保美國不會過度依賴臺積電、三星等海外半導體公司。

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近期曾評估收購一家人工智慧公司的可能性。包括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在內的交易支持者,認爲這將是英特爾追趕輝達(Nvidia)與超微(AMD)等在 AI 領域遙遙領先對手的重要契機。

然而,董事會對該交易遲遲未作出決定,最終導致這筆收購案可能被另一家上市科技公司捷足先登。知情人士補充,英特爾近期也曾嘗試推動多項策略性合作案,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他們指出,陳立武對內部表示,自己在推動公司轉型時遭到董事會掣肘,導致施展空間受限。

陳立武面臨的另一挑戰,是其前任基辛格(Pat Gelsinger)曾與現任副總統範斯建立良好關係,原本有望成爲英特爾連結白宮、翻轉局勢的關鍵管道。據悉,基辛格在川普當選後不久離職,而陳立武則早在三個月前因經營歧見退出董事會。英特爾因此錯失了可能挽回華府支持的戰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