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縮水九成, ST聆達兩董事對2024年報提出異議,董秘自稱“履職受限,無法發表意見”
4月23日,ST聆達(SZ300125,原證券簡稱聆達股份)披露2024年年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T聆達這份年報引起部分董事會和管理層人員的異議。
公司董事柏疆紅直稱“相關資料無法保證真實性”,董事黃建川稱“本人非財務專業無法判斷”。
此外,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楊冬林表示:“公司內控報告連續兩年被否定,內控失效,履職受限,無法發表意見。”
董事及高管對年報爲何提出異議?4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ST聆達證券部,但相關人員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多項議案被投出棄權票
2024年年報顯示,ST聆達營業收入爲0.61億元,同比減少92.71%,歸母淨利潤爲-9.50億元,同比減少262.42%。
對於這份年報,公司董事柏疆紅稱:“未參與實際經營,相關資料無法保證真實性,無法發表意見。”
公司董事黃建川稱:“內控被否定,本人非財務專業無法判斷。”
在當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中,柏疆紅、黃建川對公司2024年報及摘要、2024年財務決算報告投出棄權票。柏疆紅則對會上十六項議案均投出棄權票或反對票。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帶有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認爲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重大不確定性。
同時,公司2024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認爲,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相關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對子公司管理相關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2023年11月5日,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金寨嘉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悅新能源”)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明聖、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林志煌和投融資部副總監林春良向王海木借款5000萬元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記者注意到,ST聆達的主營業務爲光伏產業鏈相關業務,而嘉悅新能源是公司重要子公司。
以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90%以上來源於嘉悅新能源從事的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業務。2023年以來,受制於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呈波動下行態勢,嘉悅新能源一期電池項目從2024年3月14日開始停產,預計短期內無法恢復正常生產。此外,2025年3月31日,嘉悅新能源二期TOPCon(一種太陽能電池技術)電池生產項目終止。
董事柏疆紅曾質疑管理層涉嫌違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董事柏疆紅並非第一次在董事會會議上提出反對或者棄權意見。
2024年8月,他對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上的《2024年半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議案投反對票。2024年半年報中,ST聆達披露,公司曾與捷佳偉創簽訂二期設備採購合同,因未能履行合同很可能被罰沒定金。柏疆紅認爲:“捷佳偉創合同預付款轉定金屬於違規行爲,不同意計提。”
2024年10月,柏疆紅對《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相關議案提出反對意見。
柏疆紅的理由是:“公司審計部無法對公司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進行審覈,存在財務數據失實的風險,且現任管理層有違法違規行爲。”
柏疆紅曾擔任ST聆達的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並擔任過嘉悅新能源的總經理。
履歷顯示,柏疆紅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曾任聆達股份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2022年9月至今,任ST聆達董事。柏疆紅還曾於2022年10月—2023年4月任嘉悅新能源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