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三地門大社部落聯外道路中斷 族人徒步挺進送物資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記者劉星君/翻攝

連日豪雨,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88風災後遷村到禮納裡部落,大社原鄉仍有7戶族人,通往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

三地門鄉大社部落是排灣族大社部落拉瓦爾亞族發源地,16年前八八風災大社部落遷居到禮納裡,仍有7戶族人留守在原鄉部落,靠着唯一聯外道路屏專6線。
仍留在大社原鄉族人吾動說,西南氣流帶來豪雨重創屏專6線,聯外道路不能通行,「幾乎跟八八風災一樣」,聯外道路中斷,他仍希望這條路災後復健,災後要有便道。

吾動提到,災後修復時要思考相關功法,不要再用鋼筋水泥建造,「已完全不符合這裡土地」,水泥鋼筋雖堅固,但土地不該這樣被使用,部落內目前停電沒停水。

三地門鄉公所、大社村長侯武雄等人與部落青年夥伴們今一早九點多,在鄉公所集合,大家帶物資、柴油等,從屏31線德文、挺進德文與大社交界屏專6線,一進去發現,屏專6線起點,整個崩塌,路基塌陷,下滑高低落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

族人們拉着繩子慢慢從崩落高低落差往下走到平面,過程驚險,留在大社原鄉族人們,徒步走來,背上族人們帶來物資,慢慢走回部落,過程克服道路塌陷、裂縫,高高低低,屏專6線道路幾乎全毀,「跟88風災一模一樣」。

大社村長侯武雄說,部分村民仍留在原鄉,聯外道路雖中斷,但村民自救能力充足,他希望道路儘快修復,但也要讓土地好好休息,希望能借由種樹木,讓土地休息,若一直這樣下去,每逢大雨,面臨塌陷危機,這次雨量比八八風災還要多,可能是因爲大家都有經驗,災害纔沒有那麼大,感謝在原部落守護的村民。

侯武雄說,原部落族人守護土地,也讓誤闖遊客們知道相關危險性,「且畢竟原鄉是我們的根,不能放棄」。

三地門鄉長曾有欽說,德文往大社原鄉道路,路基下陷,高低落差6公尺,車子無法通行,到大社須徒步,大社原鄉12名族人留在山上,現階段無生活困難,停電有發電機供應,通訊正常;另一條是從三地門到德文的屏31縣,地基掏空,路基下陷,地層裂縫大,請大家在村內活動小心,若遇下雨、晚間請勿通過。

曾有欽提醒,三地門鄉臺24線上去到屏31縣、屏專六線,道路不穩,千萬不要去山上,也請大家共體時艱,保持生命安全。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記者劉星君/翻攝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記者劉星君/翻攝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記者劉星君/翻攝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記者劉星君/翻攝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記者劉星君/翻攝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留在原鄉族人接到物資後,徒步揹回走回部落。記者劉星君/翻攝

通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唯一道路屏專6線,全長5.6公里,仍不敵這次豪雨,路基塌陷、下滑高低差約12公尺,車輛無法通行,鄉公所、村長、部落青年今挺進送物資,展現原民團結互助。記者劉星君/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