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強勁東北季風中演練 金門海洋汙染應變演練逼真如實戰
「2025年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在狂風巨浪下進行,原訂海巡人員「落海」救援橋段臨時改以遙控式救生圈取代,該裝備採雙渦輪推進系統,可在強風浪中靈活運作,成爲現場焦點。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縣政府今日上午在料羅港5號碼頭舉行「2025年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模擬金門地區受強烈東北季風影響,貨櫃掉落砸壞輸油管閥,導致約10公秉柴油外泄,並引發液鹼化學品泄漏,恰逢連日東北季風強勁,現場陣風達8級、浪高翻涌,讓這場模擬操演猶如真實災難現場,相當真實。
此次演練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指導、金門縣政府與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縣環保局及中油金馬行銷中心承辦,並邀集金防部、第九海巡隊、第九岸巡隊、港務處、消防局、觀光處、港務消防隊水頭港分隊及港務警察金門港中隊等單位40多人聯合參演。
演練情境啓動後,各單位依程序即時通報,港務處成立前進指揮所,環保局隨即接手指揮權,統籌現場應變,參演人員分工合作,展開岸際吸油棉布設、攔油索設置、油污回收、化學品圍堵、空氣污染偵測及落海救援等多項作業,展現跨單位協調與實戰應變能力。
不過,現場最具挑戰的並非演練內容,而是「天公作美」的超強東北季風,狂風呼嘯下,旗幟都快被吹走,除污帳也一度要被颳起,所幸金防部調派4名官兵出手,一人抓緊一角,硬是用雙手穩住棚架,參演人員表示「這場演練太逼真了,簡直像颱風來襲」
由於風浪過大,原訂海巡人員「落海」救援橋段臨時改以遙控式救生圈取代,該裝備採雙渦輪推進系統,可在強風浪中靈活運作,被稱爲「救生機器人」,不僅展現高機動性,也大幅降低救援風險,成爲現場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演練首度將海洋油污、化學品泄漏與空氣污染事件整合,以「一案多應」模式驗證金門在複合型災害下的整合應變能力,現場亦運用空拍機與油污擴散模擬系統即時掌握污染範圍,海巡單位成功模擬遙控救援,金防部架設除污帳與除污通道,全程在狂風巨浪中完成。
金門縣政府參議李廣榮表示,這場「逆風演練」結合海洋與空氣污染防災作業,是一次貼近真實情境的操演,透過強烈東北季風的實境考驗,不僅強化各單位協調默契與臨場反應,更驗證金門在突發災害下的整體韌性,期盼能於黃金時間內有效控制污染,守護海洋生態與民衆健康。
金門縣政府今日舉行「2025年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縣府參議李廣榮(左二)頒發感謝狀給參演單位。記者蔡家蓁/攝影
「2025年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今天舉行,所有參演單位合影。記者蔡家蓁/攝影
「2025年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在狂風巨浪下進行,參演人員都相當辛苦。記者蔡家蓁/攝影
「2025年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今天舉行,由於東北季風太強勁,除污帳也一度要被颳起,所幸金防部調派4名官兵出手,一人抓緊一角,硬是用雙手穩住棚架。記者蔡家蓁/攝影
縣府參議李廣榮在致詞時也表示,本次演練結合海洋污染防治與空氣污染應變作業,除提升縣內各單位協調默契與實戰經驗外,更藉由模擬真實情境,強化災害發生時之橫向通報及現場應變能力,期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於黃金時間內有效控制污染,降低對生態環境及民衆健康之影響。記者蔡家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