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陸漁民頻打撈「間諜魚」! 平凡球體藏神秘數字 竊密裝備全曝光
大陸沿海有漁民打撈到可疑的「間諜魚」裝置。(圖/央視)
大陸官媒《央視》國防軍事頻道《礪劍》最新一期節目,報導沿海漁民多次次在作業時撈獲可疑的「間諜魚」裝置,這些不是真的魚,而是看似普通的球型物體,在漁民好奇打撈上岸後,竟發現一串數字與外國文字。影片指,這些飄浮球狀物,實際上是境外情報機構投放在大陸近海,用以蒐集水文、洋流,以及潛艇活動信息的特殊竊密裝備,對國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脅。
央視軍事頻道《礪劍》21日晚間介紹,「間諜魚」裝置恐會爲國土、軍事安全,帶來重大影響。打撈到「間諜魚」的漁民程利鬆介紹,該圓柱體直徑如碗口般大、上面載着一顆浮球,下面則通着一條像電纜一樣的長線。節目說明,這類圓柱形物體叫「航空聲納浮標」,體積小、重量輕,極具隱蔽性,主要功能是對潛艇進行搜索識別和跟蹤,再通過內部天線,將獲取的目標潛艇訊息,傳送給反潛飛機,對潛艇進行精準打擊。
經專家研究,「聲納浮標」通常由反潛飛機投放入海,氣囊充氣後漂浮於水面,專家也介紹裡頭的電子部件如傳感器、導線等,而傳感器採集到一些訊號,由氣囊裡的天線透過無線電發出來,反潛飛機就能收到。此外,還有部分裝置被稱爲「水下暗哨」或「水下燈塔」,長期潛伏於海底,隱蔽蒐集蒐集大陸周邊水文訊息與船艦活動數據,都是境外間諜情報機構的慣用技術。
該節目介紹,「航空聲納浮標」,體積小、重量輕,極具隱蔽性。(圖/央視《礪劍》)
大陸軍事專家曹衛東也在節目指出,聲納浮標還是水下無人潛航器雖然外型不一,但本質目的都在於竊取大陸的軍事、經濟情報,以及海洋水文資料等,對國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脅。
曹衛東也呼籲,若漁民有打撈到此類物品,部分裝置甚至刻意標註「科研設備,請勿打撈」等字樣,企圖誤導漁民放回海中。但這些裝置都屬可疑間諜設備,一旦發現應立即上交當地軍警機關,切勿私自拆解或丟棄,應立即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