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盧秀燕稱讚臺中這條新完工橋 人工燕巢讓燕子有熟悉的家

爲完善臺中東勢、豐原、石岡、后里地區交通路網,提升通行安全與效率,臺中市政府斥資10億元推動「東勢區埤豐橋改建工程」,昨天完工通車,市長盧秀燕主持通車祈福典禮。記者遊振升/攝影

臺中市政府斥資10億元推動「東勢區埤豐橋改建工程」昨天完工通車,市長盧秀燕主持通車祈福典禮,說明這是一條有生態保護的橋,她簡報時指着圖片中的燕巢說,這條舊橋本有燕子和燕巢,施工時設人工燕巢讓燕子有家,有熟悉的家,生態保護觀念讓人感動。

臺中市長盧秀燕昨天指着簡報圖片說,這條橋本有燕子和燕巢,盧秀「燕」的燕子,人工燕巢讓燕子就有家,熟悉的家,這是一條有動保,保護生態的一條橋。

臺中市建設局說明,埤豐橋新橋施工前,在舊橋下方發現小雨燕築巢,爲保護燕子,施工時在原地點周邊設置人工巢,讓燕子可以搬家繼續安心住。

爲完善臺中東勢、豐原、石岡、后里地區交通路網,提升通行安全與效率,臺中市政府斥資10億元推動「東勢區埤豐橋改建工程」,昨天完工通車,市長盧秀燕主持通車祈福典禮說,新橋對臺中山城經濟觀光有助益,是條安全通行道路,4處景觀平臺可提供民衆休憩,兼具功能與美感。

盧秀燕說,埤豐橋周邊生態豐富,施工中特別重視生態調查與保護,包括在便橋下設置人工燕巢、觀察到小雨燕活動,並記錄到15種鳥類如臺灣畫眉,大甲溪中也有臺灣須𫚭、石𩼧、沼蝦等多樣水生物種。歡迎大家來欣賞夕陽,也能觀察豐富自然生態。

臺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說明,埤豐橋新橋全長383公尺,橋寬由10公尺拓寬至12公尺,採雙脊背鋼橋設計,大跨距鋼橋橫越車籠埔斷層與大甲溪深槽區,大幅減少河道落墩數,提升防洪安全與橋樑穩定性。新橋也融入地方農產意象與夜間照明設計,營造地方特色亮點,更規劃4處景觀平臺可提供民衆休憩,兼具功能與美感。

爲完善臺中東勢、豐原、石岡、后里地區交通路網,提升通行安全與效率,臺中市政府斥資10億元推動「東勢區埤豐橋改建工程」,昨天完工通車,市長盧秀燕主持通車祈福典禮,也說明這是一條有生態保護的橋。記者遊振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