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向標|上海:到2027年自主可控算力佔比超七成 蝴蝶效應迴應欲以5億美元估值融資
本週硬科技領域投融資重要消息包括:首個促進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綜合性配套改革文件發佈;三部門:重點培育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騎行、智慧養老等消費端場景;OpenAI接近敲定由軟銀牽頭的一輪400億美元融資。
上海:到2027年本市智算雲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 智算規模力爭達到200EFLOPS
《上海市關於促進智算雲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5-2027年)》發佈,其中提出,到2027年,本市智算雲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雲邊端協同、產業鏈條完備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智算規模力爭達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佔比超70%;打造若干綜合型智算雲平臺和一批垂直型智算雲平臺,形成一批智算雲標杆應用;培育1-2家戰略型企業和20家高成長企業,吸引國內外頭部雲商在滬擴大投資。
商務部:推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深化應用 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關於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辦好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精品消費月,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推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深化應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持續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推廣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品。深入實施消費品“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高質量開展“三品”全國行,分級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
首個促進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綜合性配套改革文件發佈
在中關村論壇上,《北京市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綜合配套改革實施方案》正式發佈。據介紹,本次方案是首個促進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的綜合性配套改革文件,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從“以落實國家數據跨境流動基礎制度創新實踐1.0版”向“以促進數據資源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通利用2.0版”加快升級迭代,標誌着北京市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改革邁入新階段。
三部門:重點培育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騎行、智慧養老等消費端場景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的通知。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應用。支持家電、傢俱、照明等行業骨幹企業,基於特定場景開展數據模型開發、應用測試驗證,在智能製造、智能家居等領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鼓勵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組織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場景化應用,重點培育協同設計、智能生產、在線檢測、預防性維護、智慧營銷等生產端場景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騎行、智慧養老等消費端場景。基於人工智能技術開展輕工業領域產業鏈供應鏈分析診斷,加強跨區域產業鏈合作,提升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湖南:實施“人工智能+消費”促進行動 舉辦AI自動駕駛競速比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實施“人工智能+消費”促進行動,加速推動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推廣。舉辦AI自動駕駛競速比賽。加快培育低空經濟,充分釋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動能,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優化低空消費服務。積極佈局文化和科技融合,以IP賦能,圍繞線上演藝、數字文博、微短劇、社交電商等新文化業態,結合文旅、電競賽事等線下實景或資源,構建多元化消費生態。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發展智慧超市、智慧驛站、智慧書店等新零售業態。
成都:力爭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1300億元
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鏈工作專班辦公室3月25日舉辦“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重點工作媒體吹風會”,併發布《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工作要點》。《工作要點》明確,力爭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增速超過30%,加速打造全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聚焦“AI三要素”,成都將在算力、算法、數據三方面持續發力。在算力上,加快推進重點數據中心項目建設,全市算力規模力爭擴大至20000P;發放“算力券”,優化“算力券”供給機制。在算法上,培育10個大模型通過國家備案,累計培育不少於80個行業大模型,攻關30項核心技術。在數據上,加快推進國家數據標註基地建設,引育20家數據標註企業,建設不少於8個高質量數據集、5個數據要素服務站。
重慶:加快研發智能車載操作系統 強化車路雲網圖協同等智能駕駛技術攻關
《重慶市人工智能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到,組織實施人工智能“模動山城”計劃,加快研發迭代垂直行業大模型,做精細分場景專用模型,鼓勵基於DeepSeek等前沿開源模型開展蒸餾、量化,發展輕量、高效、易部署的中小型模型。鼓勵企業開展智能體(Agent)研發,推進產品與服務標準化、模塊化發展;加快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車載操作系統、工控操作系統等智能操作系統;依託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強化車路雲網圖協同、多傳感器融合感知、高動態智能執行等智能駕駛技術攻關。持續研發具身智能多模態“大腦”和運動控制“小腦”,推動機器人雙臂協同、手眼協同、腦身協同、力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攻關。
》》一級市場
蝴蝶效應迴應欲以5億美元估值融資:不予置評
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運營AI智能體Manus的中國初創公司蝴蝶效應正與美國風投機構等潛在投資者洽談新一輪融資,目標估值至少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7.5億元),較此前估值增長約五倍。對此消息,蝴蝶效應公司方面迴應:融資情況不予置評。
OpenAI接近敲定由軟銀牽頭的一輪400億美元融資
據知情人士稱,人工智能(AI)開發商OpenAI接近敲定一輪400億美元的融資,由軟銀集團領投,同時Magnetar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Founders Fund和Altimeter Capital Management等投資者都在磋商參投事宜。數據顯示,OpenAI的這輪融資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輪。這筆交易對該ChatGPT出品商的估值將爲3,000億美元(包括所籌資金),幾乎是其10月進行上一輪融資時的估值1570億美元的兩倍。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本次軟銀將先向該公司投資75億美元,同時另一個投資者財團投25億美元。該人士稱,今年晚些時候會有300億美元的第二筆資金進來,其中包括來自軟銀的225億美元、來自一個財團的75億美元。
韜盛科技獲數億元C輪融資
近日,韜盛科技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由江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和中安資本聯合領投,蘇創投、毅達資本、崑山國科創投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擴大生產規模、加強研發投入以及拓展國內外市場。韜盛科技是一家半導體測試接口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於2007年,專注於提供適應各種產品封裝的高性能晶圓測試、成品測試、老化及可靠性測試接口和設備方案。其產品廣泛應用於AI、車規、航空航天、智能終端等領域的芯片測試。公司此前已完成A輪和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知名機構如中金資本和深創投。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以2025年3月爲預測基準時間,後續2年的融資預測概率爲61.37%。
程天科技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
近日,杭州程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程天科技”)宣佈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錫創投領投。資金將重點用於具身智能外骨骼技術研發迭代、腦機新產品研發註冊、生產基地擴建以及全球市場拓展,進一步推動具身智能外骨骼穿戴機器人在康復養老與消費市場的應用落地,加速海內外渠道網絡拓展。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以2025年3月爲預測基準時間,後續2年的融資預測概率爲85.7%。
芯弦半導體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
近日,芯弦半導體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由元禾重元領投,海匯投資、三一創投、曦晨資本、嘉譽資本、領軍創投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拓展市場,並加強團隊建設。芯弦半導體成立於2022年,是一家專注於“汽車與泛能源”電控專用嵌入式處理器芯片設計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實時控制MCU(實時控制DSP)、高集成車規SoC和高性能車規MCU。該公司此前已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知名機構。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以2025年3月爲預測基準時間,後續2年的融資預測概率爲68.37%。
ELU.AI中能坤域獲數億元Pre-A輪融資
中能坤域科技控股(浙江)有限公司(ELU.AI中能坤域)近日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興泰資本、力鼎資本、創世夥伴和杭實產投。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大研發投入、市場拓展及團隊建設。中能坤域成立於2023年8月,專注於AI智能機器人、行業AI Agent和類腦智能三大核心領域,旗下擁有原力無限、原力光年和原力萬象三大子品牌,分別專注於智能機器人、行業AI應用和機器人大腦,致力於構建全球卓越的具身智能生態體系。公司在天使輪已獲知名機構投資,本輪融資將進一步推動其在人工智能和先進製造領域的創新與發展。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以2025年3月爲預測基準時間,後續2年的融資預測概率爲69.53%。
弋途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車載智能空間AIOS全棧技術提供商弋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弋途科技)今日宣佈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由徐匯資本領投,德寧資本、雲啓資本跟投,資金將重點投入汽車垂域大模型及智能空間AIOS系統研發,推動量產項目批量交付,領跑車載AI全棧能力商業化落地。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以2025年3月爲預測基準時間,後續2年的融資預測概率爲81.08%。
》》二級市場
納芯微:擬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納芯微(688052.SH)公告稱,公司擬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以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並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多元化融資渠道。本次發行H股及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並經中國證監會備案、取得香港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覈准。目前,公司正積極與相關中介機構進行商討,其他具體細節尚未確定。
概倫電子:擬購買銳成芯微控股權 股票停牌
概倫電子(688206.SH)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成都銳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司股票於2025年3月28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銳成芯微經營範圍包括研發、銷售電子元器件、計算機軟硬件、電子設備;集成電路開發並提供技術諮詢;計算機系統集成等。
芯源微:股東中科天盛擬公開徵集轉讓公司股份 意向受讓方爲北方華創
芯源微(688037.SH)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中科天盛已完成對意向受讓方的評審工作,北方華創符合受讓方資格條件。中科天盛將與北方華創就《股份轉讓協議》及相關事項進行磋商和溝通,並履行必要的決策和審批程序。在程序完成前,中科天盛能否與北方華創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存在不確定性;如簽署協議,仍須獲得有權部門批准後方能生效,股份轉讓是否能夠最終完成存在不確定性。若轉讓獲得批准並得以實施,可能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
世華科技:子公司擬投資5億元建設高性能光學和集成電路高分子材料項目
世華科技(688093.SH)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世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擬在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投資新建“高性能光學和集成電路高分子材料項目”,預計總投資約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5億元,鋪底流動資金約1.5億元。項目資金來源爲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建設期預計爲2-3年。
均普智能: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承諾12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
均普智能(688306.SH)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均勝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韋普創業自願承諾自2025年3月24日起12個月內(即2025年3月24日至2026年3月23日)不以任何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燕東微: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已減持公司1%股份
燕東微(688172.SH)公告稱,截至2025年3月28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1,991,041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凱爾達:子公司增資擴股暨關聯交易
凱爾達(688255.SH)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凱爾達人形機器人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認繳凱維力傳感新增註冊資本185.7143萬元,增資後持有凱維力傳感65%股權。2025年3月,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王仕凱和董事楊曉分別以256.41萬元認購凱維力傳感新增註冊資本15.8730萬元,合計投資512.82萬元。凱爾達人形機器人放棄優先認繳出資權,增資後持股比例降至58.50%。本次增資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騰景科技:鹽城光元和鹽城啓立擬轉讓2.00%股份 轉讓原因爲自身資金需求
騰景科技(688195.SH)公告稱,股東鹽城光元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鹽城啓立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擬通過詢價轉讓方式合計轉讓公司2.00%的股份,轉讓原因爲自身資金需求。出讓方承諾有足額首發前股份可供轉讓,並嚴格履行有關義務。本次詢價轉讓的受讓方爲具備相應定價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機構投資者。
(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