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自曝xAI算力恐怖目標,傳要再追加融資120億美元,估值2000億!

7月23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正以驚人的速度在AI賽道上狂奔,但其背後“燒錢”的規模同樣令人側目。

估值飆升,馬斯克再一次嘗試“創造奇蹟”

爲了與行業巨頭抗衡,xAI正不遺餘力地調集財務資源。據知情人士透露,就在數週前剛剛完成一輪百億美元的股權與債務融資後,xAI又在與一家關係密切的金融機構合作,計劃再爭取高達120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撐其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

這筆新融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目標是將公司估值一舉推高至2000億美元。要知道,在2024年5月的上一輪融資中,xAI的投後估值纔剛過180億美元,短短數月增長近十倍,這樣的速度令人咋舌。

知情人士稱,風險投資公司Valor Equity Partners正就此事與貸款方洽談,Valor是馬斯克旗下多個企業的投資者,包括SpaceX、特斯拉、SolarCity、The Boring Company和Neuralink等。該公司創始人安東尼奧·格拉西亞斯(Antonio Gracias)也與馬斯克關係密切。

根據融資方案,Valor等私募投資者將向一個特殊目的載體(SPV)注資,再由該載體通過私募信貸基金貸款數十億美元。這筆資金將專門用於採購英偉達的先進芯片,並以租賃形式供給xAI新建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以訓練和運行其AI聊天機器人Grok。

儘管數據中心投入巨大,但馬斯克顯然認爲,這是進入AI頂級牌局所需付出的“入場券”。爲這筆貸款提供擔保的,正是這些芯片本身。用於支付利息和本金的資金將來自xAI支付的芯片使用費,一旦資金不足,貸款方有權收回芯片。目前,Valor正與多家基金談判,期望在數週內達成協議,但這筆交易仍存變數。

借貸、融資、芯片抵押,資金鍊緊張的“怪圈”

然而,xAI的資金鍊已然緊繃。爲了確保現金流,馬斯克甚至不得不採取“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運作。例如,其控股的SpaceX近期就向xAI注資了20億美元。此外,在公司6月籌集的50億美元債務中,xAI已將Grok背後的知識產權作爲部分抵押品。

考慮到訓練AI大模型所需的鉅額資金,xAI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還需要進一步融資。

更令人擔憂的是,與選擇和雲計算巨頭合作分攤成本的OpenAI等對手不同,xAI堅持自建AI基礎設施,導致其資金幾乎是“進一筆,出一筆”。據估計,到2025年,該公司將消耗約130億美元現金,而其目前尚未實現規模化盈利。

爲了緩解短期壓力,xAI通過複雜的債務交易來租賃芯片,但這無疑將爲公司背上長期的財務負擔。近期發行的50億美元公司債中,部分債券的收益率高達12.5%。根據協議,若xAI違約,債權人不僅有權將其數據中心出租給其他公司,甚至能對與馬斯克其他業務深度整合的先進AI模型進行追索。此輪債務融資也爲xAI未來的借貸能力設定了50億美元的上限(不含芯片租賃協議)。

一些貸款方因此對此次融資的規模和期限(希望爲三年)持保留態度,以控制風險。畢竟,AI芯片技術迭代迅速,數據中心需求亦充滿不確定性,相關資產的價值可能很快就會“過時”。

而且,正如業內專家所言,xAI如此快速擴張背後,隱藏着巨大風險:如果數據中心建設過快,可能會導致資產過剩;而隨着競爭加劇,xAI未來的技術能否繼續領先,成爲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如何平衡速度和財務健康,顯然成爲xAI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超級數據中心”的超人速度與百萬芯片的野心

當然,許多股東和債權人因信任馬斯克而獲得了豐厚回報。他們相信,既然馬斯克能在火箭和電動汽車領域實現顛覆式創新,也預示着xAI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獨特打法或許同樣能夠成功。馬斯克的忠實支持者們堅信,必要時,他會動用旗下其他企業的資產來“拯救”xAI。

這種執行力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在田納西州孟菲斯,xAI僅用122天便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巨像(Colossus)”數據中心,並在短短92天內,就將配備的英偉達GPU從10萬顆擴展到20萬顆。

馬斯克對這種超高速建設的掌控力,讓英偉達CEO黃仁勳也深感震驚。他在一檔播客節目中直言:“這就像超人一樣……埃隆在工程、建築、大型系統以及調動資源方面的理解是獨一無二的。”

但xAI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它希望最終能爲Grok模型提供100萬顆GPU芯片,而馬斯克本人則在社交平臺X上闡述了更長遠的目標:“xAI的目標是在5年內,使相當於5000萬個H100單元的AI算力上線(但能效要高得多)。”

爲了支持這一宏大願景,xAI纔再度向Valor等機構尋求資金支持。畢竟,馬斯克從來不缺乏大規模的“激進投入”。

“刷榜”風波與倫理紅線:Grok的技術與爭議

不過,xAI在技術高歌猛進的背後,也始終被質疑和爭議所環繞。

爲了在AI圈的排行榜上佔據更有利的位置,xAI被曝採取了“非常規”手段——僱傭外包公司Scale AI,要求其幫助Grok模型衝擊知名代碼智能評測平臺WebDev Arena的榜首,目標直指競爭對手Anthropic。這一“刷榜”行爲在業內激起不小爭議,許多人認爲此舉過於直白,引發了對AI評測公平性的擔憂。

更重要的是,Grok 4雖然在特定測試中成績亮眼,但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Yupp.ai的聯合創始人就曾毫不客氣地指出,Grok 4的綜合能力遠不如OpenAI的GPT-o3和Anthropic的Claude 3 Opus。

此外,Grok 4在回答某些敏感問題時,被發現會參考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的個人觀點,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款宣稱追求“真相”的AI,其所謂“真相”究竟源自何處。再加上此前Grok 3因出現仇恨言論引發的軒然大波,以及xAI因“舊代碼漏洞”發佈的道歉聲明,外界對其技術可靠性與道德底線已產生深刻疑問。

結語:在失控邊緣的極速狂奔

歸根結底,馬斯克正以其標誌性的“瘋狂”速度調動資本與資源,試圖在AI領域強行佔據一席之地。但與此同時,xAI也在快速積累技術債務、倫理爭議和現實世界的負面影響。xAI的未來,正懸於速度與穩健的平衡木上,它究竟是會迎來決定性的技術突破,還是會在重壓之下走向失控,市場正拭目以待。(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