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全市兩會·建議的力量|一條建議推動重慶7家醫院升格爲三級醫院
開欄語
新歲序開,共赴山海。2025年重慶兩會即將開幕,以嶄新姿態奔向下一個春天。
2024年裡,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圍繞國家戰略和全市大局,廣泛聽民聲、察民情、匯民意、解民憂,積極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築同心,履職建言勇擔當、凝聚共識善作爲,促成一項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一件件民生實事辦好辦實,助力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實現里程碑式發展。
即日起,本報開設“迎接全市兩會”專欄,圍繞代表委員們的建議提案等履職實踐,從回眸、回顧中看進展、成效,以點滴足跡展現履職風采。
建議:針對主城都市區特別是主城新區醫療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地區無三級醫院、羣衆就醫不便等情況,2024年全市兩會上,市人大代表李易強提出《關於在主城都市區全覆蓋佈局三級醫院的建議》,呼籲市衛生健康委牽頭,以支點城市爲先,在主城都市區梯次全覆蓋佈局三級醫院,爲羣衆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推動健康中國戰略落地見效。
效果:會後該建議經市人大常委會交辦,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有關部門辦理落實。截至目前,全市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已達123家。2024年,全市新增三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7家。除城口縣外,已實現每個區縣至少擁有一家三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
去年暑期,一名14歲少年不慎從高處跌落,出現急性創傷性脊髓損傷,送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後,骨科團隊緊急介入治療,將少年從截癱邊緣拉了回來。隨着醫療服務能力提升,2024年12月,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成功晉級爲國家公立三級綜合醫院。
2024年,重慶有7家醫院晉級爲國家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醫院升格,標誌着醫療服務能力、管理水平、醫療技術、設備設施等的提升,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對此,市人大代表、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易強很欣慰。正是他在去年年初提出的建議,促使有關部門加快全市三級醫院建設進度,推動除城口縣外全市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
▲市人大代表李易強。受訪單位供圖
建議主城都市區全覆蓋佈局三級醫院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是黨的二十大明確的目標。我市明確提出“加快推進三級醫院建設,重點支持革命老區、少數民族集聚區等醫療資源薄弱的區縣和橋頭堡城市建設三級醫院,實現三級醫院區縣全覆蓋”。《重慶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建成三級醫院106個。
如何實現每個區縣至少擁有一家三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李易強高度關注。在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他提交了《關於在主城都市區全覆蓋佈局三級醫院的建議》。
“主城都市區醫療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地區無三級醫院,影響當地羣衆就醫體驗,不能全面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李易強針對調研中發現的這些問題,在建議中希望有關部門以支點城市爲先,在主城都市區梯次全覆蓋佈局三級醫院,爲羣衆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人大代表的建議,正是很多市民和網友的期盼。“作爲主城新區,萬盛什麼時候纔能有三甲醫院?”就在幾個月前,仍有熱心網友詢問萬盛經開區三級綜合醫院建設的進展。
2024年最後一天,好消息傳來: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順利通過評審,成功晉級爲國家公立三級綜合醫院。“我認爲,這是對市民和網友最好的回覆。”李易強說。
▲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受訪單位供圖
全市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已達123家
“我們高度重視代表建議的辦理,通過新設置、級別調整、等級評審等方式,加強三級醫院規劃佈局,加大醫療機構對口幫扶。”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已達123家,除城口縣外,已實現區縣三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
建議落地落實,既是對羣衆願望期盼的迴應,也是對代表履職盡責的肯定。爲滿足縣域羣衆醫療服務需求,市衛生健康委結合實際,明確將16所區縣級醫院納入國家“千縣工程”建設。2024年,受幫扶醫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基本滿足縣域人民羣衆醫療服務需求。
創建三級綜合醫院是民生工程。2024年,彭水自治縣人民醫院、酉陽自治縣人民醫院、武隆區人民醫院、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永川區人民醫院、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綦江區婦幼保健院等7家醫院,晉級國家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實現從“二級”到“三級”的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武隆區人民醫院在重醫附一院等三甲醫院和兄弟醫院幫扶下,成功打造創傷骨科、微創外科兩個市級特色專科和普外、麻醉、心血管內科等6個市級重點專科。萬盛經開區人民醫院則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指數爲標尺,實現學科建設、服務能力、醫院管理等持續提升,設置22個職能科室和35個臨牀醫技科室,其中,市重點學科2個,市特色專科4個。
▲市人大代表李易強(右一)在走訪調研。受訪單位供圖
持續爲羣衆健康福祉鼓與呼
“家門口的醫院升格爲三級醫院,是我們盼了很久的事情。”沙坪壩區居民那女士表示,陳家橋醫院升格晉級,相應服務也大幅提升。對孕產婦、盲人等特殊羣體及70歲以上老年人,醫院提供了專業陪診服務,進一步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和就醫感受。
位於主城城郊的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輻射高新區、璧山、北碚、江津等地,每年服務周邊患者逾70萬人次。該院負責人表示,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是對該院的認可更是鞭策。他們將以此爲新起點,持續優化就醫流程、提升診療技術,讓羣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高效的三級醫療服務。
▲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受訪單位供圖
“建議辦理中,市衛生健康委持續與代表保持溝通,代表也適時跟進,實現了良好互動,推動全市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達到階段性目標。”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通過新建、調整等方式,建設三級綜合或專科醫院3至5家,重點支持“兩羣”地區和支點城市,實現三級醫院資源擴容;對三級綜合醫院開展創建評審和週期性複評,實現三級醫院提質增效;繼續統籌推進“千縣工程”,提高區縣級醫院服務水平。
“一條建議推動7家醫院升格,我真切感受到代表建議的力量。這背後承載着羣衆信任,我將不負責任使命,進一步發揮代表作用,爲人民羣衆的健康福祉持續鼓與呼。”李易強說,最近他正在密集走訪調研,今年將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區縣醫院人才培育等提交建議。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編輯:唐文培
主編:馬京川
審覈: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