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土方暴增 拚2年內填埋

廢土濫倒嚴重,圖爲苗栗檢警2024年7月間在後龍山區,查獲1處非法棄土場。(本報資料照片)

全國近10年營建剩餘土石方量成長75%,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要求2027年完成填埋,環境部預計透過拓增營建剩餘土石方去化量能、統一管理強度、建置智慧圍籬,全方位管理廢棄物。且爲解決非法棄置的組織犯罪,研擬修正《廢棄物清理法》,將最高刑責提高至7年,不得緩刑,預計5月底公告,拚下會期送入立法院審議。

卓榮泰昨表示,全國近10年營建剩餘土石方增加幅度達75%,導致處理量能不足,需進行填埋,而過去營建工地產出土石方與廢棄物的管理機制不一致,營建產出物非法棄置案件不斷髮生,已嚴重影響環境衛生與國土永續發展。

卓榮泰指出,《廢棄物清理法》執行機關爲地方政府,環境部此次提出的統合性方針,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從拓增營建剩餘土石方去化量能、統一管理強度、建置智慧圍籬方面推動相關修法作業,務必於2027年底前達成營建剩餘土石方填埋需求,妥善處理營建產出物最終去化問題。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提到,《廢清法》修正草案將加重組織犯罪處罰刑度,擬增列「再利用」等行爲要件;而非法棄置刑責自5年有期徒刑提升至7年且不得緩刑;對農地和敏感地區污染,則擬將罰金上限自1500萬元提高至2000萬元;另爲防止犯罪集團脫產,修法將明定提前債權保全程序。

院會中卓榮泰也主動邀請代表北市府出席的副市長李四川發言。李表示贊同「棒子與蘿蔔兼顧」的治理方式,但在開罰之餘,相關單位更應提供合法場域及措施供業者使用。

李四川說,雙北近年來都更速度快,營造廢土也愈來愈多,中央應可擴大開放臺北港周圍傾倒廢土,持續填海造陸;另廢棄物處理業者可僞造GPS訊號,他建請交通部研議更嚴謹的追蹤方式,防範業者違規傾倒廢棄物。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點出政院推動重大建設計劃,多考量規畫開發與產值等動脈產業,卻忽略對環境影響配套的靜脈產業,像是無匹配土方收容所、「三明治」藏廢棄物等問題。他呼籲導入科技鑑別,解決營建廢棄物與土石方難辨問題,並明定夾雜物的容許比例,避免資源再利用物質被「假回收、真棄置」,期待中央加強完備全方位的廢棄物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