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混合物違法亂倒 學者:勒令停工才會痛

高雄市大寮區一處農地被非法回填廢棄物。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一再傳出盜挖農地、濫墾山坡地回填營建廢棄物事件,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昨表示,中央各部會已有跨部會合作,並於今年五月就邀集直轄市首長共同打擊非法棄置。學者表示,盜挖農田回填廢棄物是二、三十年來遲未撫平的國土傷痕,中央、地方雖提出解方,顯然並未落實。

內政部國土署昨表示,爲遏止營建廢棄物及剩餘土石方不法濫倒,內政部、環境部及法務部今年已跨部會合作,五月也邀集直轄市首長共同打擊非法棄置,請地方政府成立營建產出物跨局處推動平臺,具體作法包括盤點去化土石方的用地;每一部清運車輛都要裝GPS,結合電子聯單與App,即時管控清運流向,杜絕過去僞造紙本聯單現象。另外透過跨部會、跨局處合作源頭減量、整合流向監控,建立土石方全流向管理。另將持續透過衛星監測,協助地方加強落實違規查處。

臺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說,營建混合物被違法亂倒現象已持續近卅年,高雄只是冰山一角,但一再連環爆,顯示現有機制沒有落實執行;真要改善,應溯源追查到建築與工程基地,讓工程業主也負連帶責任,祭出勒令停工「業者纔會痛」。

劉銘龍指出,內政部有衛星監測國土變異點,是監督的利器,但這些圖資只留存在政府內部,似未發揮即時查辦效果,應公諸於大衆容易查閱的平臺,供公衆檢視、監督,更有嚇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