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假NCC人員結合假警騙女廚師396萬 被害人:相信政府不料有假

詐騙集團假冒「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員,結合假警察以個資遭冒用申辦門號爲恍子,誘騙一名女廚師396萬元,她今天現身說法指出,「沒有到NCC也有人會假冒,以爲政府單位就信了。」

基隆市警察局今天舉辦「打詐儀表板」記者會,公佈9月詐欺案件概況,受理數共183件,財損金額爲9858萬元。

警察局局長林信雄說,9月詐欺案件數較上月減少16%,財損金額增加18%。案類以「網路購物」居首佔22.4%、其次則爲「假交友投資詐騙」佔12.6%及「假投資詐騙」佔9.9%。

以財損分析,上月以假交友投資詐騙居首位,佔整體損失約36%;若以行政區來分析,信義區爲案件發生數最高地區,每萬人6件,中正區爲財損最嚴重地區,每萬人670萬元。

一名女廚師現身遭詐經歷,她表示,5月下旬接獲自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員的來電,對方謊稱她個資遭冒用申辦門號,並轉接另一名自稱警察人員的男子與其聯繫。

她表示,對方要求她加入LINE帳號,稱她涉入詐欺案件,需配合調查、交付財產以利監管。她信以爲真,依對方指示多次當面交付現金,累計損失金額396萬元。直到對方以「案件結束」爲由中斷聯繫後,她才驚覺遭詐前往派出所報案。

警方呼籲,凡是自稱「檢警」要求監管財產、交付現金或金融卡,都是詐騙,民衆切勿輕信。

基隆自今年6月起推動「阻詐金鐘罩高關懷保護對象名單制」,透過警方提供高關懷保護對象名單予轄內各金融機構,強化第一線行員警覺性與通報效能。上路以來,已有2位民衆分別於基隆郵局及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再次臨櫃辦理交易時,經行員識破可疑情形並即時通報警方到場,成功攔阻46萬元。

警方發現,即將上路的「普發現金1萬元」政策也成爲詐騙熱門題材。歹徒常僞冒政府機關名義發送簡訊或郵件,以「領取補助」爲由要求輸入個人資料、信用卡號碼或一次性驗證碼(OTP),一旦提供帳號、密碼或驗證碼,個資與財產便可能遭盜用。

假NCC人員結合假警察騙女廚師396萬,她:相信政府不料有假。記者遊明煌/翻攝

假NCC人員結合假警察騙女廚師396萬,她:相信政府不料有假。記者遊明煌/翻攝

假NCC人員結合假警察騙女廚師396萬,她:相信政府不料有假。記者遊明煌/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