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強生訪臺:讚揚科技領銜地位,感謝臺灣站在對抗威權最前線

英國前首相強生在「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發表專題演講。 圖/歐新社

「lí hó!」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於8月5日參加由臺灣外交部與遠景基金會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發表專題演講。強生開頭以臺語「你好」向觀衆打招呼,並於22分鐘演說中,讚揚臺灣的民主自由及卓越的技術成就。他表示,臺灣在半導體制造領域擁有領銜地位,自由與法治是成功關鍵。強生也警告,中國對臺灣的軍事威脅可能引發全球性災難,希望能以俄烏戰爭作爲警惕,呼籲西方國家深化與臺灣的經濟夥伴關係,「我們與你們站在一起,因爲你們站在對抗威權的最前線」。

演講開頭,強生以個人經驗出發,講述自己與臺灣的連結。他表示,過去他只能透過在英國首相官邸踩飛輪健身時,在新聞畫面欣賞臺灣美麗的海岸線,指出臺灣陡峭的山壁給人難以擊倒的感覺,也觀察到臺灣非常乾淨、組織良好。雖然過去無法親身感受臺灣文化、接觸臺灣人,但現在有機會,決定抱着朝聖心態來臺。

強生提到臺灣在全球科技、尤其半導體與人工智慧領域的關鍵地位。他指出,臺灣是全球高科技製造中心,幾乎所有的精密微處理器皆由臺灣製造。也述說過去曾試圖讓英國建造自家晶圓廠,但基於高昂成本(超過90億英鎊),也無法保證生產品質能與臺灣匹敵,因此放棄與臺競爭。他預見在人工智慧高速發展下,許多專業領域與產業將被徹底改變、創造更多高薪工作,甚至能解決社會照護人力短缺的問題。

強生強調,臺灣之所以能創造「科技奇蹟」是因爲擁有自由的商業環境。他讚揚在臺灣人人享有法律的平等保護,智慧財產權受到保障、貪腐程度低,讓人能有信心投資和承擔商業風險,從而促進創新崛起,這是臺灣引領全球最重要科技的關鍵。

強生強調英國與臺灣站在一起,讚揚捍衛自由民主。 圖/歐新社

強生也觀察到,大多數臺灣人不希望馬上宣佈獨立,而是希望保持現狀和捍衛民主自由,他直指要求改變現狀的並非臺灣人,而是北京,每天透過試圖以軍武霸凌臺灣,並目標在2027年前實施對臺統治、根除民主,更明確表達必要使願意使用武力。在談到北京對臺灣的威脅時,他直接向在場的臺灣觀衆發問:

「你們認爲臺灣能存活下來嗎?這個受到祝福的島嶼,能保有它的自由和民主地位嗎?」

強生表示,他相信臺灣能且會存活,因爲自由是臺灣人民相信的價值。他強調,臺灣和英國是兩個島嶼型的民主政體,深知自由真諦。他謝謝臺灣,也感謝臺灣有勇氣在艱困時站出來捍衛自由。他認爲,儘管美國和英國的官方立場存在模糊性,不過許多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有決心要阻止亞太地區權力失衡的可能性。他也提到,美國擁有改變衝突進程的巨大動能,若美國宣佈參與,其盟友如英法、澳洲等國就很有可能會提供協助。

強生也以俄烏戰爭爲例,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決定入侵烏克蘭時,並沒有預料俄羅斯會遭受巨大傷亡,且只控制烏克蘭一小部分土地,也沒有想到烏克蘭人會起身強力抵抗,並獲得西方堅定支持。因此他向北京喊話,表示威脅進犯臺灣是大錯特錯,公開宣稱要對臺動武更是瘋狂(Madness),他強調,中國片面動武等同將自己陷入失控局面,「但是值得冒這麼大的險嗎?」

「難道所有華人,都非得在中共統治之下才可以嗎?」

強生呼籲透過臺灣海峽兩岸和平對話解決問題,更希望北京能解釋究竟爲何征服臺灣對中國來說如此重要,甚至值得冒上全球性的巨大風險。他重申,包括英國、美國的西方會支持臺灣是出於戰略、經濟及共同價值觀出發。他強調,自己來到臺灣是要告訴臺灣,基於戰略考量,「我們與你們站在一起,因爲你們站在對抗威權的最前線」。強生也敦促西方國家在中國加強對臺施壓的時候,要勇敢地跟臺灣站在一起,深化經濟夥伴關係,而不是退縮或是屈服與北京。

最後強生以個人經驗作結,讚揚臺灣美味的鼎泰豐。他回想六年前倫敦開設第一家鼎泰豐分店,店家當時邀請他參與開幕、包餃子,但結果非常不成功。他回憶起,雖然自己餃子包得不好,但也因此拉近了自己與臺灣的距離,「從那之後,我很高興地說,倫敦現在有三家鼎泰豐了」,以此強調臺灣的影響力正在一步一步擴大。此趟訪臺行程,除了出席凱達格蘭論壇外,也晉見總統賴清德及拜會前總統蔡英文。

強生與賴清德總統見面。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