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寫長文談臺灣:若戰爭臺灣人一定抵抗 也不會孤軍奮戰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日前在臺灣發表專題演講。(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於今年8月份抵臺訪問,除了晉見總統賴清德、拜訪前總統蔡英文外,返國後於臺北時間7日,在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發表專欄文章,題爲「我跟這羣臺灣年輕人對話,他們願意犧牲生命也要阻止中國掐住西方的科技命脈」。他在文中明確表示,如果真的爆發戰爭,他深信臺灣人一定會奮起抵抗,而且他也相信,臺灣不會孤軍奮戰。

強生在文中表示,在臺灣遇到的每個人,一羣來自政治、外交與商業界的智囊,一直在跟他強調中國入侵的威脅越來越嚴重,詳細描述中國如何霸凌臺灣,包括網路上的謊言、抹黑和大外宣攻擊,以及在臺灣周圍水域非常挑釁的軍事行動。

強生指出,臺灣的因應方式,例如提高國防預算、加強軍事訓練等,不過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他說,畢竟臺灣只是一個2300萬人的小島,面對的是龐大的中國解放軍,「真正的關鍵問題,也是中國和美國的軍事高層最想搞清楚的是:當那一天真的到來時,臺灣人到底會怎麼反應?」

強生說,他問了在場幾個人「如果真的打起來,你們會上戰場嗎」?一位坐在他左邊的年輕人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當然會!」,而其他幾位也紛紛點頭附和。強生表示,氣氛隨即安靜下來,心裡都很清楚這句話背後的意義:一旦戰爭爆發,那必定是一場殘酷而血腥的屠殺,雙方都將承受巨大且毫無意義的傷亡。

強生認爲,中國想要拿下臺灣其實沒那麼容易,臺灣距離中國至少130公里,大部分的海岸線都是陡峭的懸崖峭壁,天然地形本身就是一道防禦屏障。不過,多數軍事分析人士還是認爲,如果沒有外國援助,臺灣遲早會被中國龐大的軍力壓倒,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這對西方國家來說將會是嚴重的戰略災難,因爲臺灣目前掌握全球高達95%的人工智慧先進晶片產能。

強生表示,換句話說,要是習近平攻下臺灣,就等於掐住21世紀最重要又最有價值的高科技命脈,而且只要稍微看一下地圖就知道,中國一旦控制檯灣,就能輕鬆突破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第一島鏈」,進一步擴大在整個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入侵臺灣就表示中國用武力推翻一個民主政府,完全無視臺灣人的意願。

「事實上,中國對臺灣的主權主張根本就站不住腳」。強生提到,從歷史來看,在17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臺灣之前,臺灣主要是由16個語言各自不同的南島語族部落所組成。最早從中國引進漢人移民的反而是荷蘭跟西班牙殖民者。

強生表示,一直到1683年,清朝官員才正式踏上臺灣這塊土地,雖然清朝時期大量的漢人移民進來大幅改變人口結構,但臺灣還是有不少地方並不在清廷的實際管轄之下。清朝對臺灣部分地區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95年,之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展開長達50年的日治時期。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中)、外交部長林佳龍(左二)、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右二)、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左一)、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右一)合影。(資料照/外交部提供)

強生指出,今天的臺灣出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不少人對日治時代的歷史記憶並非完全負面,雖然日本當年在中國和朝鮮半島犯下許多暴行,但留在臺灣的歷史印象則相對複雜許多。他說,日本當年在臺灣修築道路、興建港口,甚至包含我們現在所在的臺灣外交部大樓,這棟1930年代興建的石造加白灰泥建築,到現在看起來還是很典雅。

強生表示,臺灣老一輩的人很多到現在還會講日語,日語詞彙也深入日常生活,例如計程車司機稱爲「運將」,便當就叫做「便當」(bento)。他也隨口問起大家放假會去哪裡玩,幾乎每個人的答案都是:「當然是去日本啊!」

強生說,他的接待者急忙解釋,臺灣人對日本時代有某種好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跟「後來」發生的事相比,日本的統治反而還算「溫和」。他表示,這裡說的「後來」,就是指蔣介石帶領的國民黨政權,蔣介石在1945年幫助盟軍擊敗日本把日本人趕出臺灣,但不久後他就在中國內戰中敗給毛澤東的共產黨。

強生指出,19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中國共產黨奪走他統一中國的夢想後,他就在臺灣展開嚴厲的獨裁統治。他留給臺灣人的歷史印象就是殘酷的「白色恐怖」,以及全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戒嚴統治。

強生表示,一直到1975年蔣介石過世之後,臺灣才逐漸轉型成爲今天的樣子:一個蓬勃發展充滿民主活力的社會,有着激烈競爭的自由選舉,以及不受限制的媒體報導。臺灣之所以能在經濟上這麼成功,尤其在科技上特別是半導體產業這麼領先世界各國,很大原因就在於臺灣是一個自由的國家。

強生指出,創新和創造力通常伴隨着思想與言論的自由,而頂尖的人才往往更喜歡在自由、開放的社會生活。這也正是爲什麼臺灣人這麼堅定拒絕被中國共產黨併吞成爲它治下的另一個省份,臺灣人跟我們一樣,都親眼看見香港的悲劇,他們清楚知道中國一旦接管臺灣會發生什麼事。

強生表示,從1984年對柴契爾夫人承諾的「一國兩制」願景到1997年香港迴歸時的各種保證,中國到最後都全部背棄。中國毫不掩飾撕毀「一國兩制」的承諾:他們取消香港的民主選舉、關押記者、讓異議人士消失,還對和平抗議的民衆發射催淚瓦斯,「看看香港現在的下場,難怪臺灣人越來越堅定要全力捍衛他們實質上的政治獨立」。

強生說,過去很多臺灣人常說自己的身分認同是「先是臺灣人,然後纔是中國人」;不過,根據今年的民調,現在已經有高達77%的民衆直接表示:「我就是臺灣人」。

強生提到,這正是爲什麼習近平覺得臺灣問題這麼迫切,這也是他急着想要封鎖甚至拿下臺灣的原因。理由已經再明顯不過了:因爲他是一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他絕對沒辦法忍受在自家門口有一個繁榮、獨立、講中文的民主國家存在。

強生表示,習近平曾經公開威脅要在2027年之前「統一」臺灣,既然他已經說出口,我們就必須嚴肅看待。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阻止他?」他說,美國在法律上早就承諾協助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而試想一下,有哪位美國總統會眼睜睜看着民主自由、擁有全球頂尖晶片產業的臺灣落入中國手中,造成一場巨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如果美國出手了,像英國、澳洲這些民主國家,恐怕也不會袖手旁觀。

強生指出,只能期望並祈禱習近平能從普丁在烏克蘭的失敗中得到教訓。因爲戰爭永遠充滿變數,一旦人民爲了自由與主權挺身奮戰,他們將展現出難以擊潰的決心。他強調,臺灣人熱愛自由,絕對不想被中國統治,香港的經驗讓臺灣人清楚瞭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承諾完全不可信。

最後,強生表示,當然希望戰爭永遠不會發生,整體來說,他也相信發生戰爭的機率並不高;但如果真的爆發戰爭,他深信臺灣人一定會奮起抵抗,而且也相信,他們不會孤軍奮戰。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日前在臺灣發表專題演講。(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