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博物館該向盧浮宮學收費嗎?

英國《泰晤士報》2月6日文章,原題:博物館“免費”的理念需要被淘汰盧浮宮計劃提高參觀《蒙娜麗莎》的票價,尤其是對非歐盟遊客收取更多費用。這一舉措可能讓人感到驚訝,但它卻爲英國人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是時候重新審視博物館的收費問題了。作爲全球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盧浮宮的遊客數量遠超英國同類型博物館。2023年,盧浮宮接待了890萬遊客。盧浮宮的成功也帶來了一個顯著問題:遊客太多,導致參觀體驗逐漸惡化。特別是《蒙娜麗莎》,吸引了約700萬遊客前來參觀,許多人爲了看一眼這幅畫,不得不排上數小時的長隊。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計劃斥資5億至8億英鎊(1英鎊約合9.1元人民幣)建設新入口和單獨的《蒙娜麗莎》展區。此外,爲支付這一鉅額費用,盧浮宮計劃對非歐盟遊客收取更高票價。與法國不同,英國部分國立博物館依舊維持免費入館,這一政策始於布萊爾政府25年前的決定。當時,政府希望通過補貼填補博物館資金上的缺口。如今,英國政府每年依然要支出5億英鎊來維持博物館的運轉,約佔文化藝術支出的40%。然而,現實情況是,英國博物館在財政狀況上越來越落後於歐洲和北美的博物館。在這種背景下,人們不禁思考:英國是否也該重新審視其博物館的“免費”政策?有人認爲,英國不必照搬盧浮宮爲《蒙娜麗莎》單獨設展廳並收取額外費用的做法。盧浮宮的做法,雖然吸引了大量遊客,卻也讓博物館的其他展品被忽視。部分遊客甚至只看了《蒙娜麗莎》一眼便匆匆離開,使得藝術史的豐富性被大幅簡化。與其讓某些作品成爲“明星效應”的受害者,英國的博物館應當鼓勵遊客去探索和欣賞更多的藝術作品。然而,在對外國遊客收費方面,英國確實可以借鑑法國的做法。當前,英國的博物館正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通過向外國遊客收取費用,博物館不僅能夠增加收入,還能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作者艾瑪·伯丁頓,任伊然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