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簽署戰後「最重要」雙邊條約 涵蓋多項合作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在倫敦簽署具歷史意義的《英德條約》(Anglo-German treaty)。(路透社)

(21:24更新)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週四(17日)在倫敦簽署具歷史意義的《英德條約》(Anglo-German treaty),雙方承諾若任一方遭受武裝攻擊,將相互提供軍事支援。這項協議是兩國自二戰以來最具分量的雙邊協定之一,凸顯歐洲面對俄羅斯軍事威脅、以及對美國川普政府對北約承諾的不確定性下,加強自身防衛的決心,亦包含貿易、運輸與非法移民議題等合作。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報導,雖然這個條約將強化雙方作爲北約成員國既有的集體防衛義務,英德兩國官員皆強調,該協議並非取代北約第五條(集體防衛)條款,而是補充與深化合作的一環。

這份條約將在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舉行簽署儀式,其內容奠基於施凱爾與德國前總理蕭茲(Olaf Scholz)於2023年柏林會晤所建立的共識,這份條約亦象徵英國脫歐後,與德國雙邊關係的深化,以及戰略立場的趨同。

協議中一項關鍵內容,是雙方承諾於十年內共同打造全新遠程精準打擊系統(Deep Precision Strike),射程將超過2,000公里,預期將大幅促進歐洲防衛產業的投資與整合。

2025年7月17日,英國首相施凱爾(右)與德國總理梅爾茨(左)於唐寧街6號會晤。(路透社)

雖然條約未明確提及核武,但對於未擁有核武、依賴美英法威懾力的德國而言,該協議具有戰略上的重要意涵。

此外,條約也觸及英國脫歐後的實際問題,包括貿易、運輸與非法移民。根據英國政府聲明,德國將於年底前立法,禁止協助非法移民前往英國,展現雙方在邊境治理方面的協調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