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2026臺東博覽會 樹屋展區動工

「臺東樹屋」施工將保留既有建築與大樹,實踐「工程在,樹也在;工程結束,樹還在」的永續理念。(蕭嘉蕙攝)

爲迎接2026年臺東博覽會,臺東縣政府14日啓動「舊站特區櫥窗計劃」,于波浪屋延伸至新生路與博愛路口的腹地,斥資3億元興建兼具展覽功能以及地標意象的「臺東樹屋」,採用木構預鑄工法,預計2026年中完工,將是全臺規模最大的木構建築。

曾是臺東市中心交通樞紐的臺鐵臺東舊站,裁撤後轉型鐵道藝術村。近年來,臺東縣政府擴大打造爲「舊站特區」。繼全民運動館、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新生公園與樂齡社福大樓相繼動工後,昨日再舉行「舊站特區櫥窗計劃」動土典禮,以新生路與博愛路交叉口作爲基地,搭建地標性公共建設「臺東樹屋」。

「不想只是爲了辦展而蓋場館」,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該基地雖非舊站特區正式入口,但因交通便利,早已成爲民衆慣用的進出口,因此構思以「櫥窗」爲概念,打造代表臺東意象的開放空間,同時作爲臺東博覽會主展區之一。

建築設計由建築師邱柏文操刀,融入阿美族編織圖騰與舊站鐵軌意象,構築曲線木構架,疊架於既有樹木之上,引入光影與自然共生,命名爲「臺東樹屋」。邱柏文說,建築將成爲一處打破室內外界線、展現臺東人與山海共存的日常。

建設處說明,基地面積約2100坪,規畫展演空間、餐飲店鋪與行政服務等功能,戶外設計串聯步道與觀景平臺,營造多層次的休憩體驗。

「臺東樹屋」總經費3億元,採用「GLT膠合層積木材」,較鋼筋混凝土輕盈堅固,主體構件自歐洲進口、於臺東組裝,以縮短工期。此外,施工將保留既有建築與大樹,實踐「工程在,樹也在;工程結束,樹還在」的永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