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最大木構建築「臺東樹屋」動工 迎2026城市博覽會

臺東縣政府規畫于波浪屋延伸至新生路與博愛路口的腹地,興建地標建築「臺東樹屋」,今(14)日舉行開工典禮。(蕭嘉蕙攝)

「臺東樹屋」設計融入阿美族編織圖騰與舊站鐵軌意象,構築曲線木構架,疊架於現有樹木之上,兼顧視覺美感與自然共生。(蕭嘉蕙攝)

「臺東樹屋」工程將保留既有建築與大樹,實踐「工程在,樹也在;工程結束,樹還在」的永續理念。(蕭嘉蕙攝)

迎接2026年城市博覽會,臺東縣政府推動舊站特區空間改造工程,繼全民運動館、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新生公園與樂齡社福大樓相繼動工後,今(14)日再啓動「舊站特區櫥窗計劃」,于波浪屋延伸至新生路與博愛路口的腹地,興建地標建築「臺東樹屋」,預計2026年完工。

「不想只是爲了辦展而蓋場館」,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該基地雖非舊站特區正式入口,但因交通便利,早已成爲民衆慣用的進出口,遂構思以「櫥窗」概念,打造代表臺東意象的開放空間,不僅於博覽會期間使用,也作爲永續使用的公共設施。

建築設計由建築師邱柏文操刀,歷經田野踏查與文化梳理,設計融入阿美族編織圖騰與舊站鐵軌意象,構築曲線木構架,疊架於現有樹木之上,兼顧視覺美感與自然共生,命名爲「臺東樹屋」。邱柏文說,建築將成爲一處打破室內外界線、展現臺東人與山海共存的日常。

「臺東樹屋」工程總經費3億元,由臺東縣政府自籌,採用GLT木構預鑄工法,主體構件自歐洲進口、於臺東組裝,將是全臺規模最大的木構建築,預計2026年中完工。此外,施工將保留既有建築與大樹,實踐「工程在,樹也在;工程結束,樹還在」的永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