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眼前需求 船公司考慮換大船到美國線、租非聯盟船當加班船

▲赫伯羅德考慮換大船跑美國線。(圖/取自赫伯羅德官網)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暫休兵,5月14日起90天內,美國將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大陸出口商積極備貨訂艙,貨櫃船公司一邊漲價,一邊研究要如何調配船隻迎接這一波出貨潮。陽明海運表示公司所屬卓越聯盟已經在研究如何增加船班與是否派加班船,德國赫伯羅德則表示考慮改調大船取代目前的較小型船以因應市場需求,市場也傳出有船公司考慮租用非聯盟船做爲美國線加班船。

業界分析,貨櫃船公司本月份約減班25%,未料中美瑞士貿易談判能夠取得巨大進展,而調到歐洲等其他航線的船隻,船上裝有貨物,沒完成任務前是無法立即調回美國線的;透過降低航速做自然減班的船隻,則是可以透過加速航行,達到增班效果;另在美國線運價高升情況下,也可以緊急的調度其他航線正好完成航次任務的船隻來跑美國線。

目前船公司是預估美國進口商急需補充庫存,會要求大陸出口商積極備貨與出貨,並提早訂艙,預計5月下旬至6月,貨量會明顯增加,但是貨載到底會增多少很難掌握,船公司擔心調太多船到美國線會壞了運價,開始針對公司大陸地區前20或30大客戶做貨量調查,以掌握大致的貨量增長幅度。

部分出口商有積壓的貨物在等候關稅調降,將可立即恢復出貨,但是也有些工廠已經暫時停工,要招回工人重新開機生產,需要一些時間。

攬貨業估計,目前歐洲線運價明顯偏低,每大箱(40呎櫃)僅收1500-1700美元,航程卻是美西的近倍數,而下週美西線運價都會調高到3100美元左右,是倍數價,一定會有船東考慮將部分歐洲線船隻調駛美國,其中也包括部分原自美國線調往歐洲線的船隻。

而不論是船公司或是貨主,對於川普變來變去的政策也很不放心,估計都會做較審慎的評估與觀察,就船公司來說,眼前能越快調度船隻進美國線,越有機會賺到高運價,一旦進場的船隻多了,運價又要回落。

剛公佈今年首季息稅前利潤(EBIT)增長27%,至4.63億歐元,約5.19億美元的赫伯羅德,首季高獲利主要是因中國製造商提前向美國發貨,以避開預期的高關稅;這次中美貿易戰90天的休戰,能爲船公司帶來多少利益有待觀察,該公司對今年全年息稅前利潤,估計在兩平到15億歐元之間,差距這麼大,理由是「受到高度不確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