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高關稅 胡忠一率農業部南下3度召開座談會

農業部次長鬍忠一(右三)14日率農業部南下新營舉辦座談會。(程炳璋攝)

農業部14日率衆到新營區公所舉辦美國關稅衝擊座談會,臺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提出建言。(程炳璋攝)

美國高關稅政策衝擊南臺灣農漁業,農業部次長鬍忠一14日第3度率農業部到臺南舉辦座談會,地方的農漁會、協會與相關業者出席踊躍,熱烈發表建言,胡強調中央已擬定3面向6大措施,要農漁民安心。

美國關稅政策一改再改,衝擊臺灣農漁業,臺南市以蘭花與臺灣鯛最受影響,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要求農業部再度南下召開座談,瞭解臺灣針對美國關稅調整後的新方向。

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提到,未來3個月是臺灣蘭花出口重要時刻,將迎接美國年底的聖誕節花卉市場。臺糖在美國加州有蘭花基地可協助產業進駐,希望政府協助增加蘭花的種植面積、強化外交冷鏈設備與國內行銷。

臺灣鯛出口市場因預期心理,廠商正在搶購,趕在關稅調漲前出口。臺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表示,臺灣鯛正值產季末期,4、5月是丟魚苗的時刻,漁民坦言不需補助,但需要政府明確告知政策方向,最擔心的問題是「現在到底要不要繼續放養?」

南瀛養殖協會理事長蔡阿玉認爲,政府可比照新冠肺炎疫情時期,補貼漁民電力經費,是最直接助益。

臺南市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臺南市的蘭花業者體質強,未來將增加國外行銷的花卉展,打開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臺灣鯛已爭取到國內、外行銷經費各600萬元,作爲推廣擴大市場。他強調目前農漁業應落實產銷履歷,預防洗產地問題。

胡忠一表示,臺灣花卉總出口值65.4億美金,蘭花就佔61億美金,其中蝴蝶蘭佔49.4億美金,賣給美國的蝴蝶蘭佔19.4億美金,約爲4成。若美國提高關稅1成,臺灣的蝴蝶蘭就面臨近2億元的關稅損失。

農業部將提出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與開拓多元市場3大面向。另外有農業貸款利率加碼補貼、強化外銷冷鏈體系、加速產業加值轉型、取得國內外標章或認驗證、擴大國內行銷活動與擴大海外行銷等6項措施。讓農漁民安心。

胡忠一強調臺灣在農業上對美國是貿易逆差,每年出口美國農產爲8.9億美金,以蘭花、毛豆、茶葉與水產品爲主。每年進口美國農產爲36億美金,賣入臺灣以大豆、小麥、玉米與牛肉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