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關稅北北基桃平臺自提方案 議員顏若芳批:淪為作秀

臺北市長蔣萬安下午在議會備詢。記者曾吉鬆/攝影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天赴議會備詢,民進黨北市議員顏若芳針對四市交流平臺提出的因應方案,其實中央早就有相關資訊,只是換個包裝淪爲作秀,建議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加碼20%獎勵補助專案。蔣萬安表示,個縣市區域產業特性不同,運用平臺才能更精準確認受衝擊的勞工產業。

顏若芳表示,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府組成的「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臺」即已自提六大方案因應對等關稅,但是相關方案只是換個包裝,中央早有相同整合方案,華而不實淪爲作秀大戲。

顏若芳指出,「共享產業與勞動監測資訊」在中央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就業服務資訊整合系統就都有,早就有共享資訊。「建立跨區就業服務平臺」同樣是勞動部在2003年就有建置,不僅有全國求職資訊,也可細分到各縣市。

第三個方案「推動物價及經濟監控機制」,顏若芳也說,目前全國在物價查調的機制上,只有新北、臺北、高雄、臺中有配合中央自行彙編物價指數,其他包含桃園、基隆都沒有自編物價指數,資料也只有中央有,可見美其名「自提」因應方案,實際上根本只是作秀方案。

顏若芳也說,市府自行評估約2800家地方產業、營業額9200億元,調查發現,其實市府沒有評估過沖擊,數據只是財政部的相關產業總數,惟恐天下不亂。

她建議,受影響的個別產業,延長補助金額,北市中小企業及青創貸款應呼應經濟部政策增加不裁員、不降薪作爲貸款保證,再者,儘速提出SITI「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加碼20%獎勵補助」專案,且程序從簡,避免無法及時支援在地產業。

蔣萬安表示,共享產業與勞動監測資訊部分中央雖然有,但是個縣市區域產業特性不同,像是桃園狀況很多物流等,有這樣的平臺運用就是關鍵,四市的跨縣市能更精準受衝擊勞工。

另外,受衝擊的2800家產業,蔣萬安表示,估算出來有零組件、電子零件。而財政部也是公佈這些評估報告,下週纔會有詳細報告出來是一樣的事情。同時針對顏若芳的建議也會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