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極端氣候與高齡化 產官學界合推低碳智慧養殖新模式

智能化與節能設備可協助養殖業有效解決目前所面臨的人力瓶頸與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吸引業者深入瞭解。記者郭韋綺/翻攝

面對極端氣候與勞動力老化等挑戰,水產養殖產業正積極尋求智慧化與永續化的轉型契機,尤其臺灣水產養殖年產量高達30萬公噸,如何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風險,並取得國際市場信任,成爲產官學共同關注的議題。

今年6月,高市海洋局與高雄科技大學養殖系合作巡迴林園、永安、彌陀及岡山等重要養殖區舉辦多場「智慧與友善養殖推廣會」,導入創新管理技術,協助漁民強化競爭力。

此次針對臺灣五大養殖關鍵物種石斑魚、午仔魚、吳郭魚、鱸魚與蝨目魚,推出整合型養殖解決方案,包括智慧養殖管理系統、複合光合菌應用、水底質改良技術等,期能有效改善水質管理、人力負擔與病害風險,協助業者穩定產出、提高效益。

高科大亦邀集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參與,現場實例分享受到養殖業者熱烈迴響,展示多項智慧化設備與操作案例,包括水質即時監控、自動投餌系統,以及環境友善型的複合光合菌處理技術。

此外養殖系長期配合漁業署補助計劃,協助漁民掌握智慧養殖設備申請時程與要點,讓養殖戶精準導入系統、擴大資源整合,逐步朝智慧永續經營邁進。

海洋局長石慶豐指出,全球水產市場高度關注「責任養殖」、「生產永續」議題,臺灣若欲拓展出口,需強化管理標準與生產技術,期待藉由高科大科研能量打造兼具智慧、友善、永續、安全與低碳的新型養殖模式,攜手業者進軍國際市場。

石慶豐表示,將持續在強化風險管理、優質水產品養殖、提升環境控制效益、帶動傳產轉型升級議題上,整合產官學研積極協助傳統漁業轉型升級,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水產養殖產業。

高科大養殖系透過專題演講與產學交流過程分享複合光合菌應用技術。記者郭韋綺/翻攝

高雄科技大學養殖系今年巡迴高雄市重要養殖產區舉辦「生態、節能及智慧養殖管理與複合光合菌應用技術推廣會」。記者郭韋綺/翻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