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釐清異常帳戶的必要性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我國的警示帳戶從2016年的1.5萬筆上升到今年第2季,警示帳戶增加至15萬3,744戶,十年增加十倍。 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期多家銀行爲防堵詐騙及不法人頭帳戶,陸續針對「長期未交易」及「低餘額」帳戶採取凍結措施。引發民怨甚至網頁遭到不明網友猛烈攻擊,抱怨必須親赴臨櫃辦理「解鎖」,造成不便,事實上,釐清異常帳戶正是政府推動反詐欺工作的重要核心步驟。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我國的警示帳戶從2016年的1.5萬筆上升到今年第2季,警示帳戶增加至15萬3,744戶,十年增加十倍,正是導致詐欺案件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我們必須支持金融監理單位與各銀行出手增加監管措施,否則依據165打詐儀表板統計,去年 8月至今年7月,整整一年詐騙受理案件就達到18萬4,983件,損失金額達1,194億8,104萬7,000元,面對詐騙行爲持續「變招」,政府各部會早已疲於奔命,銀行爲了打詐也面臨兩難,因爲客戶受損金額持續攀高,另一方面,防詐引起的抱怨聲浪不斷,第一線行員與執法人員揹負沉重的壓力。

但是面對犯罪集團對於金融犯罪的投入已成長數十倍,站在防治金融犯罪危害的角度,我們必須全力支持這種對於犯罪源頭的金融監理,每個人移動前往銀行的一小步,都是建構整體金融防禦的一大步!

事實上各國銀行的監理制度,也都在不斷加強中,許多僑胞或留學生在海戶開戶或轉帳時,都會遇過類似的問題,無奈只能笑稱上銀行等兩三小時的「美國時間」,但若是帳戶多年未使用,除了會被鎖住,扣光存款外,還可能需要繳保管費甚至等候罰款=。而在金融電子轉帳方面,許多國家對於第一次轉帳到非自己銀行以外的他行電子交易,對方帳戶雖可顯示到帳,但是備註欄會出現PENDING,要等兩個工作天確認無訛後,對方纔能提領,也就是我國已有銀行推出的+2專案,因爲跨行電子交易難以立即與他行確認,兩個工作天時間給予轉帳的客戶冷靜期,遇到連續假日還可能更久,但是爲了遵守反洗錢與反詐欺政策,民衆都明白這些都是必要措施。

另外觀察日本金融監理,財務省的「外匯與外國貿易法」要求銀行須確認非居住者客戶的交易不屬於管制事項,在客戶轉帳時,銀行會暫時保管轉帳資金,要求發款人或收款人額外確認交易,因此非居住者的轉帳交易受到更高的監管要求,且一般銀行也不隨意接受開立兩個以上帳戶,日本郵貯銀行對於非居住者客戶,更限制不能於ATM處理轉帳,必須臨櫃至國際匯款的櫃檯或特別應用程式辦理,非居住者更不能持現金去辦理電匯,以防止人頭帳戶以及洗錢的發生。

我國金融機關與銀行,爲防範詐騙,保障民衆帳戶安全,要求定期對客戶進行身分確認,多家金融機構針對久未往來且低餘額帳戶啓動管制,不但符合世界金融監理趨勢,更是打擊詐欺金融監理關鍵,沒有人頭帳戶,詐欺的錢就難洗出去,因此詐欺集團目前也發動水軍攻擊,期能造成金融機關壓力,但正確的金融監理制度與民衆對於金融帳戶正確觀念確實須重新建構,以刪減高風險帳戶,重新認證異常帳號,保護高風險被害帳戶。

雖然銀行增加成本與客訴,客戶有些不方便,但是站在金融體系的安全管理上,這是必要的深耕計劃,也是全球金融監理趨勢,絕不可受到帶風向的水軍影響,放棄正確的金融監理制度,對於近期因爲積極整理帳戶,而受到攻擊的銀行,我們都應該感謝這些勇於付出人力與成本的銀行,給予支持的掌聲!從個人一小步建構國家反詐騙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