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不想8小時坐班,這個小夥成了環法冠軍

14年前,斯洛文尼亞的自行車名將豪普特曼正在觀看比賽,他發現一個瘦小的身影落後了大部隊一百多米,這個身影顯然是參賽選手中年紀最小的那個,卻仍在拼命搖車,試圖榨乾最後一點能量。

豪普特曼深感動容,他向賽事主辦方推薦了這個年輕人,卻被告知——這個13歲的小孩套了別人快一圈。

14年後,這個玩命搖車的小孩,塔德伊-波加查,成了自行車界的夢魘。

對如今的環法自行車賽來說,“冠軍花落誰家”成了最沒有懸念的問題,塔德伊-波加查和喬納斯-溫格高包攬了這六年的所有環法冠軍。其中27歲的波加查儼然天命之子,在剛結束的環法自行車賽上,如旋風般掠過21個賽段、3338.8公里的漫長賽道,第四次奪得環法總冠軍。

別被他純真的笑容欺騙了,這個初出茅廬就生吃57秒劣勢、用逆天爽文劇本爆冷奪冠的南歐小青年,正在成長爲——或者說已經是——自行車界的大魔王,就像NBA的喬丹,逐漸讓那些天賦異稟的、各有所長的、本應奪冠的競爭者們感到絕望。

名爲波加查的烏雲日益厚重,遮蔽了自行車選手們的天空,可在這坨陰雲背後,卻是波加查一以貫之的純粹和陽光。

波加查出生在斯洛文尼亞一個普通家庭,母親在學校教法語,父親從小在農場長大,後來經營一家椅子工廠。他們用盡每一個銅板養活一家六口,從沒想過瘦小的波加查會成長到今天的水平:“我們只想讓孩子們積極活躍地生活,在哪裡都能結交到朋友,這就是我們的期望。”

雖然家境一般,這對父母卻有着最質樸的教育理念,他們會讓孩子們去農場幫忙,波加查這時就會緊跟在哥哥蒂倫身後,抱着一大堆土豆在田間穿行。父母本來想讓他感受勞動的辛苦,可波加查儼然喜歡上了全身活動的感覺。他的恢復能力極快,幹完一天的農活,第二天就能繼續活蹦亂跳。他熱愛割草、洗車,尤其喜歡騎着獨輪車去農場——他幾乎是無師自通,甚至能騎着獨輪車跳上跳下,把臺階當平地。

對當時的波加查來說,騎獨輪車可比騎自行車安全多了。

他的第一次自行車體驗同樣是跟在哥哥身後,在父母眼中,蒂倫比弟弟聰明,但沒有弟弟那麼專心,習慣性地患得患失。而波加查就沒有這些顧慮,“他只知道全力以赴。”

波加查不是不在乎輸贏,但他好像更在乎過程和氛圍。每當家裡的兄弟姐妹們在遊戲和比賽中發生爭吵,波加查就迫不及待地要充當和事佬,盡一切可能讓家人和解。他見不慣家人疲憊緊張的樣子,哪怕輸掉遊戲,只要自己盡力,也不會生氣傷心。

出色的身體天賦讓年少的波加查永遠在“越級挑戰”,這份平常心則讓他能淡然接受輸掉比賽的結果。波加查只是熱愛騎行,就像他的好友所說:“他只想每天早上醒來能騎車,日復一日,這隻會給他帶來快樂,而不是壓力。”

所以,儘管總是被年長的對手們超越,就算錯失第一名,他也不會被失望困擾太久,而是繼續竭盡全力。哪怕輸給大人,也有能騎自行車的美好明天在等他,“明天又要開始新的夢想了。”

夢想很快就來了,19歲那年,波加查參加半職業的法國環未來自行車賽,面對難得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對手,他毫無懸念地衝得冠軍。

2018年,波加查加盟阿聯酋航空車隊,從此鳳鳴九天,一鳴驚人——在加利福尼亞成爲最年輕的世界巡迴賽冠軍,在環西班牙賽贏下三個賽段冠軍和最終的第三名,同年又在家鄉獲得個人計時賽冠軍。

四年前,當波加查跟隨窘迫的國家隊征戰青年賽的時候,還被其他國家的教練調侃:“等這批球員騎職業賽的時候,他早就回家賣漢堡了。”可四年後,自行車圈習慣的“東歐小子傷仲永”劇情卻沒在他身上重演,他默默拉爆了一個又一個比他年長、成熟、裝備更好的對手,不給他們任何驚訝、質疑、反擊的時間。

然後就是那個足以在環法歷史上留名的時刻:2020年環法第20賽段,拉普拉涅山巔之戰。

這是一場永遠改變波加查人生的比賽,當時20歲的他第一次參加環法,就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拿下象徵爬坡王的圓點衫和最佳新人的白衫,還在總積分榜上高居第二位,緊追斯洛文尼亞老鄉、珍寶車隊的主將羅格里奇。

早在當年的斯洛文尼亞國家錦標賽中,波加查就以9秒優勢戰勝了羅格里奇,但在環法幾千公里的賽道上,沒人會真的用牛刀殺雛雞。當時的羅格里奇和珍寶車隊的全明星陣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2019年的環法總冠軍——英力士車隊的貝納爾身上。

結果,20歲的波加查頂住了第七賽段的掉隊,在強者和老將們競爭的縫隙中奮起直追,在倒數第二個賽段爆發出驚人的能量。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個不知從哪鑽出來的新人,在最後的爬坡階段生生吃掉57秒的落後時差,甚至反超了羅格里奇45秒,在一年內兩次擊敗聲名顯赫的老前輩。生涯第一次參加環法,就用如此戲劇化的方式奪得了總冠軍。

事後來看,羅格里奇的表現並不差,第二名的迪穆蘭甚至能靠自己的成績再拿一次世錦賽冠軍,可他們碰到的是波加查,是恢復能力逆天、爬坡能力驚人、爆發力和耐力全無短板的,20歲的塔德伊-波加查。

然而這場本應大肆慶祝的勝利,卻沒能獲得應有的待遇。羅格里奇在斯洛文尼亞享有盛譽,被名不見經傳的同胞用這種方式擊敗,很多車迷甚至對波加查感到憤怒、出口成髒。面對這種負面情緒,波加查沒有高調慶祝自己的第一座環法冠軍,反而要一遍遍地向外界證明自己並非惡意。

這種低調成了他日後的遺憾:“那麼完美的時刻,那本應是我職業生涯最美妙的瞬間之一,這不是我作爲環法冠軍所期望的凱旋。”

但很快,人們就不會再詆譭他了,如果說2020年還是“狡猾的同族小子背刺車圈大佬”,等到第二年波加查蟬聯環法總冠軍、五天後又奪得奧運會銅牌、一年內斬獲兩個古典賽冠軍的時候,輿論口徑早就變成了“偉大的自行車大帝回到他忠實的冠軍寶座”。

如此年輕,如此天賦滿滿,如此六邊形戰士......整個自行車圈都在張大嘴巴和眼睛,看着這個笑起來依舊靦腆的小子坐牢車圈霸主的位子。人們稱他爲“外星人”,直到2022年,一個同樣年輕的小子陡然崛起,乘着珍寶車隊的東風,給波加查帶去了沉重的復仇。

和波加查類似,約納斯-溫格高也是個“苦出身”。他來自丹麥小漁村,19歲加入車隊的時候還在魚廠裡兼職,上午和海魚打交道,下午帶着一身魚腥味練車。2019年,溫格高首次在職業賽場亮相,兩年後,首次參加環法的溫格高緊隨波加查身後獲得第二名。

彷彿是另一個自己沿過去的腳步向自己追來,到了2022年,沒有一支車隊會輕視波加查。溫格高所在的珍寶車隊更是把他當成了首要目標,羅格里奇和溫格高聯手,用車輪戰術輪番消耗波加查,最終徹底拉爆了這個年輕的老對手。波加查直接落後溫格高3分鐘,並在無線電裡說出了那句經典的:“我完了,死定了(I'm gone,I'm dead)。”

職業自行車賽是一項團隊運動,再厲害的選手也要團隊配合才能發揮最大實力。22年和23年,波加查連續兩次環法都是雙拳難敵四手,讓溫格高連奪兩座環法冠軍。

好在他天生純粹,沒有被連續的失敗擊潰心智。就像小時候那樣,波加查只關心自己有沒有傾盡全力,就算連續兩年輸給同一個對手,他依然會主動向溫格高表達祝賀。他還是會在車隊大巴上跳舞搞怪,然後在戴上安全帽後變成另一副全神貫注的模樣。車隊也痛定思痛,給他配備了更厚實的副手陣容。

之後,環法又成了波加查的地盤。2024年,波加查斬獲環意和環法雙料總冠軍,翻身把溫格高壓在第二;上個月底,他再度蟬聯環法冠軍,和溫格高一道承包了過去6年的環法頭名。而現在,波加查可以自豪地說,他在“一時瑜亮”的競爭中佔據了絕對上風。

可波加查不會這麼講,提起溫格高,他只會說:“他今年更坦誠了,我們會聊一些日常話題。我很喜歡他,也喜歡和他比賽。我們在起點暢談過去五年的精彩瞬間,我們互相拼搏,互相激勵。有這種競爭關係真的很榮幸,讓我們更加成長了。”

他不會提起車壇最高的800萬歐元年薪,也不會炫耀自己的鉅額代言合同(他的代言直接讓一些品牌起死回生),對他來說,知足常樂。“想想看,我不必每天八小時困在辦公桌後面。對我來說,能夠靠自行車謀生、過上現在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他會在記者們面前突然自拍,因爲“這很有意思”;他會在今年奪冠後談起退役,並提早意識到“我正處於巔峰,所以還有低谷在等着我。”無論榮譽和實力多麼耀眼,都不影響他追逐真正的熱愛,做最真實的自己。

就像14年前那個追逐落後大部隊的小男孩,其實他不是在追逐什麼,而是單純的想在每次騎車的時候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