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緊張 日韓醞釀擁核自保

隨着中國與北韓擁有的核武庫存逐步上升,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對盟友的強硬態度後,日本與韓國開始對美國安全承諾有所動搖,對擁核的態度也悄悄轉變。(路透)

印太區域局勢日益緊張,《路透》報導,隨着中國與北韓擁有的核武庫存逐步上升,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對盟友的強硬態度後,日本與韓國開始對美國安全承諾有所動搖,對擁核的態度也悄悄轉變,開始思考自身是否也應部署核武,抵禦未來可能的衝突。

在川普批評歐洲盟友,傾向俄羅斯時,歐洲逐漸意識到自己必須肩負更多安全責任,也使日本自民黨參議員鬆川琉依等議員開始懷疑美國對日本安全承諾,開始思考,在被擁有核武的中國、北韓、俄羅斯包圍時,日本可能也需要部署這種武器。美國仍是日本重要的盟友,同時東京也必須說服川普,防衛日本並嚇阻臺灣可能爆發的危機符合美國利益。

據悉,近年日本在與美國的閉門會談中,逐漸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日方一直在深入鑽研其常規軍隊如何在衝突中,實質幫助美國核子部隊。討論也包含日方如何獲得新的、長程「反攻」飛彈,以打擊敵人的發射平臺,並嚇阻或支援核衝突,以及日方的監視與情報機構如何支持美國核任務。

日本也更願意放寬其1967年以來的3項非核原則,也有更多日本人認爲應重新思考覈武問題。甚至有廣島原爆生還者後代表示,作爲一種嚇阻形式,允許美國核武進入日本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川普效應同樣也波及韓國,雖然韓國目前被納入美國覈保護傘範圍,但根據民調,有75%韓國人認爲韓國應該發展自身核武。雖然中間偏左的李在明上任後相關討論熱度下降,但其政黨內也開始出現對核武需求的聲浪,以面對美軍安全承諾動搖,達到「核潛伏期」,也就是擁有快速建立可用核武庫的手段。

日韓對美國信心動搖也非川普引起,包含過去歐巴馬政府放任中國在南海行動,以及因爲忌憚俄羅斯的核武,連對烏軍援都戒慎恐懼。日本退役軍官說,此舉對在美國覈保護傘底下的國家來說,美國的延伸威懾力已經大打折扣。韓國退役軍官也直言,「你真的認爲川普會因爲韓國而使用核武報復嗎?」這是個令人不安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