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AI烘焙!桃園復興咖啡農打造羅馬廊道職人學苑

桃園市復興區近年來推廣咖啡農產,在地咖啡農陳耑妤打造「羅馬廊道職人學苑」,不僅提供在地青農完善的學習場域,未來也會開設各類手作課程傳承原住民文化。(陳耑妤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復興區近年來推廣咖啡農產,在地咖啡農陳耑妤打造「羅馬廊道職人學苑」,不僅提供在地青農完善的學習場域,未來也會開設各類手作課程傳承原住民文化。(陳耑妤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復興區近年來推廣咖啡農產,同時也在國際評鑑賽事上獲得佳績,在地咖啡農陳耑妤打造「羅馬廊道職人學苑」,不僅提供在地青農完善的學習場域,未來也會開設各類手作課程傳承原住民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更引入AI烘焙機器,運用現代科技省時省力喝到復興好咖啡。

桃園市復興區除了以水蜜桃、甜柿、柑橘、綠竹筍等優質農產聞名全國外,自2020年開始積極推廣咖啡產業至今,已創立2班咖啡產銷班,種植面積達20公頃以上,復興區公所也扶植咖啡農,以小農栽種、精品咖啡爲目標,各咖啡莊園在羅馬公路形成「羅馬咖啡廊道」。

陳耑妤是返鄉青農並鑽研咖啡豆種植及後製相關技術,她說,復興區有越來越多的咖啡農與各職類的職人,許多活動與資源集中在臺七線,然而羅馬公路的咖啡廊道已經成形並且逐漸成熟,發現很多人需要往外尋求機會參與市集擺攤,或是租借咖啡廳等場域課程教學,起心動念希望創建平臺,提供培訓及交流學習的空間外,也可以打造體驗課程吸引更多遊客創造經濟效益。

她也說,引進融合AI科技技術的咖啡後製機器,可以從事咖啡豆烘焙、挑豆、衝煮及杯側等環節,期盼科技技術成爲助手而非取代人力,未來羅馬廊道職人學苑將會是咖啡專業培訓場域,也會不定期辦理編織、芳療、茶葉、飲食、原民傳統文化技藝等課程,除了推動地方創生以外,也鼓勵更多青農或是職人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