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手術奪命案!50歲男花40萬猝死 醫揭內幕「比開眼袋快」
記者劉邠如/綜合報導
臺北市又傳整形診所醫療事故。位在中山區錦州街的安和美診所,17日發生一名50歲男病患砸下40萬元進行「陰莖增大術」,當日竟在診所內過世。專門進行陰莖增大術的整形外科醫師徐詣受訪指出,依常規評估與操作,陰莖增大術屬相對小型且安全的處置,流程基本上不難、價格也不至於過高,所需時間甚至比開眼袋還要短。他並就個案時序表示,從中午手術結束到晚間才被發現異狀,雖然人不在現場無法斷言,但從報導觀之仍覺得奇怪,「這幾個小時怎麼都沒有人發現」,並直指相關流程與細節在「正規的醫療場所是不會發生的」。
徐詣表示,以陰莖增大術來說,並不是高風險手術,「這手術出血量是非常低的,而且手術時間其實蠻短的」,臨牀上常見出血量會控制在10cc以內,手術時間也多控制在兩個小時以內。就整形外科的手術尺度相比,「它算是一個相對小的手術」。
關於臨牀做法,他說目前主流大致分兩類:其一爲注射類,屬於「最簡單、恢復最快速」的方式,包括注射玻尿酸、異體真皮粉,爲最常見選擇;其二爲手術植入類,「現在的主流就是植入異體真皮片」。他解釋,異體真皮片來源爲捐贈的真皮組織,經處理後「會像鋼筋一樣,讓我們把蓋房子用的鋼筋放到你的陰莖裡面,組織會像水泥一樣長進去,然後慢慢地把那個空間取代掉,然後變成你自己的一塊肉」。臨牀效果的面向主要着重於「勃起前的變長,跟勃起後的增粗」。
回顧早年不合規作法,他提到曾有人以沙拉油、礦物油或其他不合規注射物進行增大,這類物質「在體內不能被吸收,甚至會產生癌性病變,或是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造成感染,過往都發生過」。在異體真皮片尚未問世之前,也曾採用自體組織增大,雖然成本較低,但「它的吸收率比較高,然後它纖維化的機率也比較高,另外它出血量也會比較高」。且若需取自體真皮瓣,通常還要多一處傷口,多從「屁股蛋下面那一塊」或「大腿縫」等皮膚皺褶處取材。
對於外界關切這起死亡意外可能原因,徐詣將關鍵分爲術前、術中、術後三階段。術前需「做好完整的麻醉評估」,包括評估是否有心血管問題、血栓風險、血糖控制不佳與血管狀況不良、或氣喘等風險,並檢視「術前有沒有做抽血,有沒有看一下X光、看一下心電圖,這個會蠻重要的」。術中則須嚴謹掌握出血與止血狀況,「手術當中的出血有沒有控制好,手術當中有沒有做好確實的止血」。
▲ 男子進行陰莖增大手術後身亡,檢方會同法醫相驗。(圖/記者邱中嶽翻攝)
他特別提醒麻醉安全是關鍵中的關鍵;若採全身麻醉,「有沒有麻醉醫師在場」至爲重要;即便是「輕微的鎮定麻醉,醫師也是需要有人協助,因爲手術醫師是很難分心一口氣做好麻醉又做好手術的」。
術後復原與監測同樣不可或缺。他表示,若施行全身麻醉,恢復室應「加上監測器」,能隨時監測病人血壓、心跳,並且「有沒有護理人員在旁邊」。依照規範,病人手術完進入恢復室,應有專職護理人員看守與評估。他對此次個案從中午手術結束到晚間才被發現異狀表示質疑:「這幾個小時怎麼都沒有人發現?」強調此類缺口在「正規的醫療場所是不會發生的」。
費用方面,對於媒體所述個案支出約40萬元,徐詣以市場經驗迴應,「如果單純只有放異體真皮片的話,大概三分之二的價錢而已,不會到這麼貴」,若以常規異體真皮片與一般流程計,市場行情約「二十多萬左右」,手術與麻醉費用「包一包大概二十多萬」。若同時處理其他項目,例如割包皮,或在陰莖增大的同時施作龜頭增大,「單價就會高一些些」。他粗估,即便加做龜頭增大,費用多介於三十萬元左右。至於該個案爲何支出四十萬元,他表示仍須視實際項目構成而定,但「過往我們看這位醫師,他其實蠻習慣幫客人做一系列的手術,所以這就很難去分析說他的收費高不高」。
若民衆有意施作,如何挑選醫療團隊以降低風險、避免重修?徐詣建議,應先確認醫師實作成果與審美是否符合期待,「你在手術前應該要看的是說,這個醫師他秀出來的案例有沒有跟你心中的期待是相符的,他有沒有一些作品可以看,然後已經做過的客人他們的反饋,我覺得相對會是比較重要的」。同時務必選擇「比較正當合規的醫療場所,然後確保他們的麻醉是安全的,那醫師本身也是有專科醫師,然後也是有受過一系列完整的訓練」,而醫師的訓練軌跡「是可以非常輕易的在網路上面查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