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涉案診所曾傳多起醫療糾紛,招牌上已不見名稱,只剩「舊雨新知,四海一家」。(圖/翻攝Google Maps)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北市驚傳45歲男性在醫美診所接受「陰莖增大術」,疑麻醉不當,於術後死亡,操刀醫師爲丁斌煌(原名丁立文、丁秉煌)。對此,有醫師指出,聽到姓「丁」馬上知道是哪位,他出事多次,且數度改名,敦促衛生機關加強防堵爭議醫師藉改名持續執業,也提醒民衆注意醫療院所有無完善的術後監測系統。

臺北榮總胸腔心臟麻醉科主任丁乾坤表示,此案死因尚難斷定是否與麻醉或手術本身有關,但從相關消息看來,術後監測可能有不小問題。

據報導,該患者上午9時許開刀,約中午12時結束,卻疑似未進入合格恢復室,且無人持續觀察,直到晚間7時才查看,結果病人已無呼吸及心跳。

丁乾坤強調,麻醉風險不只存在於手術中,術後也可能出現呼吸道阻塞、血壓或心跳異常、再出血、心肌梗塞或中風,所以必須有恢復室,透過心電圖、血氧與血壓監測等設備掌握病人恢復情形,並由護理師觀察,確認呼吸、循環穩定,及藥效退去等狀況,大型醫院也多要求先經恢復室再轉病房。

對於此案麻醉種類與術式細節,丁乾坤說,目前尚未釐清,仍需進一步調查,而涉案醫師過去有多起爭議,是否構成本案因果也難判定,但術後監控不足,勢必會帶來高風險。

臺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孟羲則說,陰莖增大雖屬醫美範疇,但執刀醫師須曾接受外科專業訓練,並搭配合格麻醉與嚴謹監測,否則風險極高,而該患者在術後休息階段死亡,疑與麻醉劑量控制或監測不足有關。

林孟羲解釋,部分病人因體重或藥量關係,可能術後看似逐漸恢復清醒,但藥效可能再釋放,此恐導致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恢復期的觀察至關重要;此外,報導指出該診所環境凌亂,且設備不足,反映出此醫師對醫療品質不重視,也呼籲民衆勿因低價或廣告等誘惑而輕忽安全。

對於涉案醫師,林孟羲說,一聽到出事醫師姓丁,馬上知道是哪位,「他爭議多,在醫界『很有名』」,而站在醫學會立場,對於某些反覆出現可避免的糾紛、卻未遭淘汰的醫師,醫界應採取更果斷的態度,例如由主管機關將其執照吊銷,以維醫界名譽,也確保民衆安全。

林孟羲提醒,民衆對於數度改名的醫師要多注意,因部分醫師頻繁出事,才透過改名或更換診所迴避監管,建議主管關應規範醫師改名次數,並加強公開紀錄,以防問題醫師反覆鑽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