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宅眉角多!專家分享親身經歷:動線、機能、看護房間最好都先考慮
老人居住問題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地產秘密客Ting& Sam訪問《這題我不會》頻道主持人吳若權,談及「銀髮宅」的概念與特點,吳若權也於節目中分享自己33歲時買下第一間房就是銀髮宅的原因。
另外,地產秘密客Ting& Sam也有提及之前幫爸媽買退休宅的考量點,除了要是電梯大樓以外,室內規劃、裝修也有一些細節需要多加留意,例如門寬、走道最好能夠預留90公分以上,方便輪椅進出;衛浴設施裝設扶手、防滑等。
-以下內容節錄自「地產秘密客Ting& Sam」訪談片段影片-
我在33歲的時候買了人生中第一棟房子,是因爲我母親那一年突然中風,在那之前我們都是住在傳統的公寓3樓,但母親中風後沒辦法走路,正好當時舊家附近有新房落成,於是我就買下搬家。
銀髮宅必須要有一些長輩能夠接受的條件跟設施,要以他們的生活需求爲主。
例如市場機能好、和醫院距離近、室內的空間與動線、安全考量也非常重要,衛浴乾溼分離的空間要做大一點、馬桶、浴缸、淋浴區都要裝設扶手等等。
無論是已婚或是單身,如果有考慮到未來請看護的需求,無論預留看護的居住空間是大或小,能夠提前設想的話,都能替未來的自己省下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