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程師打造「AI安全氣囊飛機」 2秒包覆機身救命
▲AI生成影像示意「重生計劃」概念在現實中的模樣。(圖/翻攝Project Rebirth)
圖文/鏡週刊
科技日新月異,AI人工智慧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近日,工程師提出一項突破性構想,設計出一款「不怕墜機」的未來飛機,透過AI偵測引擎故障後,在2秒內自動釋放巨型安全氣囊,將機身完整包覆,大幅提升乘客的存活率。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項設計名爲「重生計劃」(Project Rebirth),靈感來自於今年6月,印度航空171號班機空難,班機從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32秒後墜毀,造成260人罹難。調查顯示,控制引擎燃料的開關,因不明原因同時關閉,導致飛機急速失速撞上地面,原因至今仍待釐清。
這場空難成爲印度比爾拉理工學院工程師艾瑟爾瓦西姆(Eshel Wasim)和達爾尚斯里尼瓦桑(Dharsan Srinivasan)的心結。瓦西姆坦言:「那晚母親久久不能入睡,一直想着乘客和機師臨死前的恐懼。那種無助感讓我們不斷思考,爲什麼沒有一套能在失敗後保命的系統?」於是兩人開始研究,誕生這個以AI驅動的生存的設計。
▲「重生計劃」運作流程:飛行途中AI偵測到引擎故障後,氣囊在2秒內快速膨脹,最終吸收撞擊力,讓乘客安全脫險。(圖/翻攝jamesdysonaward.org)
根據介紹,「重生計劃」的核心,是在機身前端、底部與尾部安裝巨型氣囊。當感測器與AI偵測到不可避免的墜機、且高度低於3,000英尺時,系統會在不到2秒內自動釋放氣囊,將整架飛機包覆成「防護繭」。
這些氣囊由多層布料製成,能吸收撞擊力,避免飛機高速墜地時爆炸或解體。即使是硬着陸,乘客與機組員也能大幅提升存活機率。若引擎仍可運作,系統會啓動反推力減速;若完全失效,則改由氣體推進器減緩下降速度。機艙牆體與座椅後方的吸震液體也會在撞擊瞬間硬化,進一步降低受傷風險。
▲AI示意圖顯示,飛機在引擎故障時,巨型氣囊迅速膨脹,將整架機身包裹成「防護繭」,降低墜地衝擊力。(圖/翻攝jamesdysonaward.org)
▲外部氣囊由多層材質組成,外層Kevlar耐火抗撕裂,中層具彈性的TPU網布,內層非牛頓流體在受撞擊時瞬間硬化,猶如飛機的「防撞盔甲」。(圖/翻攝jamesdysonaward.org)
這項創新概念出自印度比爾拉理工學院杜拜校區,入圍享譽全球的「詹姆斯戴森設計獎」(James Dyson Award)決賽。該獎項專爲大學生及畢業5年內的年輕設計師設立,旨在鼓勵能改變世界的發明。最終國際優勝者將於11月5日公佈,獲得3萬英鎊(約新臺幣123萬元)的獎金及創業機會。
除了「重生計劃」,今年參賽作品還包括3D列印人工珊瑚礁、攜帶式針筒消毒裝置、免水堆肥馬桶與農業副產品製成的環保衛生棉等。
兩位工程師強調,現有的航空安全系統多在「避免空難」,卻缺乏「發生後的存活機制」。而「重生計劃」的價值正是「在所有系統都失靈時,仍給人類一線生機」。他們表示:「這不只是創新,而是一種承諾,即使最壞情況發生,人們也該有活下去的機會。」
更多鏡週刊報導「他是真正的朋友!」範斯拋下911追悼 出動「空軍二號」護送柯克遺體返鄉大熱門CP閃婚/陳漢典秘戀Lulu細節全曝光! 再曬「愛的等待區」合照甜喊:我們等到了有片/凱特王妃大秀「無髮圈綁發神技」! 親自粉碎「戴假髮」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