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啖茶,食個包!廣州這家餐飲老字號閉店10年後原址迴歸!街坊:老味道回來了

(原標題:飲啖茶,食個包!廣州這家餐飲老字號閉店10年後原址迴歸!街坊:老味道回來了)

試營業首日,

現場大排長龍。

不少街坊表示:

昨天(8月23日)中午1點多,儘管午市已近尾聲,越秀區東華東路剛開業的“老字號”雲香樓依舊門庭若市, 一個飯市翻檯3輪,經典菜式被搶購一空。老茶客陳小姐早早佔據有利位置,“提前訂了位,就怕錯過這口老味道!”

常言道“食在廣州”,遍佈羊城的茶樓酒家成爲最能詮釋這一盛景的文化符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各式茶居酒樓琳琅滿目、各具特色。

一盅兩件、水滾茶靚的陶陶居;店面不大、卻富麗堂皇的蓮香樓;食在廣州、推出滿漢大全筵的廣州酒家,以及並稱“長堤三大”的大同、大公、大三元……當年家家容光煥發,在南粵食肆江湖中熠熠生輝。

據記載,當年的雲香樓已經有音樂茶座,吸引“少爺們”來吃飯聽歌,成爲嘆世界、休閒娛樂的集散地。

百年老字號茶樓雲香樓

1904年,清朝光緒三十年,雲香樓的前身雲香茶樓在東源大街的水塘菜地間誕生,由鄭雲倬等9人籌集5000兩白銀合資創建,其名取自唐詩“珊瑚座上凌香雲”,寓意着茶香四溢、熱氣騰騰的美好景象。

雲香茶樓很快憑藉傳統粵菜、龍鳳禮餅和中秋月餅嶄露頭角,贏得“西有蓮香,東有云香”的美譽。其中,冰花蛋散榮獲“中華名小吃”稱號,而云龍香鳳月餅也能與城西蓮香樓月餅相媲美,深受食客喜愛,併成爲喜慶嫁娶必備美的點。

年過七旬的街坊姚先生表示:“以前都是無憂無慮的人,纔來雲香樓喝茶,也就是‘東山少爺’,那時候茶樓擺桌沒那麼密,方便大家聊天說話。現在時代不同了,平民百姓都能來茶樓享受閒情逸致,每個人都可體驗‘東山少爺’的生活。”他向記者表示。

資料圖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

去年5月,“丘大三元酒家”在街坊熟知的大三元長堤路原址開業。該店以“守正創新”爲理念,傳承粵菜黃金時代風味的同時適應現代市場需求。

今年8月16日,廣州現存最悠久的茶樓之一,擁有150年曆史的惠如樓在白雲區重開市區首店。復刻“脯魚乾蒸燒麥”“十三褶筍尖蝦餃”等傳統美點,並創新推出“古法煙燻脆皮焦糖雞”,開業當日座無虛席,需等位就餐。

我們在不斷挖掘經典廣州菜,其中一種方式是通過發現廣州老方言中的廣州菜,在店內還原‘方言話題菜’,給消費者帶來別開生面的體驗。”雲香樓主理人、“中國十大名廚”樊志源告訴記者。他在社交平臺上打造個人IP,通過“解畫”廣州方言中的食物內涵,帶出食物在雲香樓中如何烹製。比如從廣州方言的“新鮮蘿蔔皮”(指“沒什麼了不起”)談到蘿蔔皮製作而成的廣府餐前開胃小菜,樊志源更在視頻中展示菜品的製作過程。

“我看了視頻覺得好有意思,既瞭解了廣府文化,又勾起食慾,就衝着這跑到餐廳裡去‘打卡’。”市民黃小姐說。

廣州國資管理集團董事長夏雨說,挖掘餐飲老字號的品牌文化內涵,推動其與當代消費需求深度融合,讓傳統與當代生活產生共鳴,是老字號積極探索創新運營模式的關鍵一步,也能助力廣州老字號在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

以惠如樓爲例,在適應現代消費需求的基礎上,大力推動門店形態創新,讓門店更貼近當下消費者的生活場景,比如主色調是大氣故宮紅,走廊懸掛的是非遺技藝製成的竹編燈籠,店內一步一景,採用紅黑金主色調,且融入南洋風。除了餐廳空間以外,餐品的“古法新味”更令人眼前一亮。青檸黑糖蛋散突破白糖漿傳統,以古法黑糖熬製配青檸皮屑解膩;酸菜魚皮腸粉更是新奇,激發年輕人的體驗好奇心。

8月22日,廣州市召開的高規格餐飲業發展座談會釋放多項政策動向,其中更是提到要大力推進傳統老字號煥新和新興品牌培育,引進更多國內外美食品牌,促進廣府粵菜與時尚國際餐飲交融共生。

資料圖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

近年來,廣東及廣州以老字號品牌爲切入點,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文化賦能等多維度舉措,推動老字號煥發新活力,助力“千年商都”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邁進。從省級《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到市級《廣州老字號認定管理辦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助推老字號品牌正以守正創新之姿書寫新篇章。

爲貫徹《商務部等8部門關於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廣東省2024年印發的《廣東老字號認定管理辦法》提出明確目標:到2025年,培育老字號集聚區、特色區共10個、培育老字號(數字)博物館、展覽館、體驗館共20個、組織開展老字號專題展銷活動50場、認定100家“廣東老字號”企業。核心任務涵蓋建立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機制、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保護傳承體系、打造集約化國際化的發展平臺、創新現代化多元化的運營模式。今年6月,廣東省商務廳啓動了“廣東老字號守正創新十大案例”徵集,以及“粵手禮”品牌遴選,進一步爲老字號創新路徑提供官方背書。

而廣州在2025年初出臺的《廣州老字號認定管理辦法》(下稱《辦法》)並啓動廣州老字號的認定工作,也從制度層面明確了廣州老字號的認定標準與動態管理機制,劃定“紅線”與“綠燈”,標誌着廣州在保護和振興本土老字號品牌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隨着省市級《老字號認定管理辦法》陸續出臺,廣東和廣州正以政策“組合拳”激活老字號的“文化基因”與“市場活力”。老字號不僅是歷史傳承的載體,更是消費升級的創新引擎。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羅政表示,接下來,廣州將依託“羊城消費新八景”等城市消費品牌,推出更多老字號消費場景、消費產品,推動廣州老字號進一步融入全球消費鏈條,讓市民遊客見證廣州這座城市消費底蘊和蓬勃生機。